凤尾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20页(878字)
中药名。
出《植物名实图考》。别名:小金星凤尾、凤凰草、小凤尾。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或根。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地下茎粗壮,密被线状披针形的黑袍色鳞片。叶丛生,叶柄长5~23厘米,灰棕色或禾杆色,无毛;生孢子囊的孢子叶二回羽状分裂,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轴具宽翅,羽片3~7对,对生或近对生,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的羽片有柄,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2裂片。
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枝,直达边缘;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二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
生长于半阴湿的岩石及墙角石隙中。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台湾等地。全年可采。味淡微苦,性寒,无毒。
入肾、胃二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治黄疸型肝炎,肠炎,菌痢,淋浊,带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体炎,腮腺炎,痈肿疮毒,湿疹。
内服:煎汤,9~18克(鲜品30~60克);研末或捣汁饮。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虚寒证忌服。
孕妇、冷痢、休息痢不宜服。老人不可多服。
①治热性赤痢:凤尾草5份,铁线蕨1份,海金砂藤1份。炒黑,水煎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急性肝炎:鲜凤尾草90克。捣汁眼,每日3剂,5天为1疗程(《江西草药》)。
③大便下血:凤尾草21克~30克。同猪大肠炖熟去渣,食肠及汤(《江西民间草药》)。全草含黄酮类、甾醇、氨基酸、内酯或酯类、酚性成分。药理实验表明:其煎剂在25%浓度时对弗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均无抑菌作用(体外实验)。
现代临床①治疗急性菌痢:多数在2~7天内退热,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次数及性质恢复正常,大便培养转阴。②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鲜草制100%煎液。
③治疗伤寒。④治疗胆道疾患:临床试治胆囊炎、胆结石等并发胆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