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石指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853页(707字)

中药名。

见《四川中药志》。别名:半枝莲,牙半支,瓜子草,佛指甲,牙草,三七仔,太阳花。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ge.的全草。

生于山坡倾斜处或岩石上。

全国多数省区皆有分布。味甘淡,性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咽喉肿痛,肝炎,热淋,痈肿,水火烫伤,、虫咬伤。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捣敷。①治一切大毒,如发背、对口、冬瓜、骑等痈,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出脓亦少;鼠牙半支30克,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百花镜》)。②治水火烫伤,痈肿疮疡,毒蛇咬伤:鲜垂盆草30~120克洗净,捣汁服。

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喉头肿痛:鲜垂盆草捣汁1杯,加烧酒少许,含漱5~10分钟,每日3~4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现代临床用于:①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垂盆草片剂,根据制片工艺不同分为低温片(每片含生药3克)和常温片(每片含生药2克)。每服低温片3~5片,常温片5~7片,日3次,3个月为1疗程。

治疗后,转氨酶大部分在2~4周内恢复正常。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饥饿感、胃部隐痛、肠鸣便溏等证,服33%氢氧化铝乳剂后大部分缓解。

②痈疽症:取鲜垂盆草60~120克,洗净捣烂,加干面少许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如脓头已破,中间留一小孔,以便排脓),每日或隔日1次;另取鲜草30~60克捣汁冲服。治愈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

临床证实石指甲对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患,早期能消肿止痛,促进吸收;已形成脓肿者能加速局限,破溃排脓。其中对痈疽的疗效最为显着。本品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蔗糖、果糖。

上一篇:石药中毒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