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084页(764字)
方名。
①《太平圣惠方》卷55方。地骨皮、柴胡、羚羊角屑、炙甘草各1两,人参2两。为粗末,每服4钱,水煎,去渣,加生地黄汁半合,温服。
治髓黄,身体赤黄,四肢无力,肌肉抖动,两脚酸胀,鼻中衄血,身无大热,喜卧冷处。
②《博济方》方。地骨皮、秦艽、柴胡、鳖甲、当归、知母、枳壳各等分。
研为散,每服2钱,桃、柳枝头各7个,同煎服。治骨蒸壮热,肌热消瘦,多困乏力,盗汗。③《圣济总录》卷48方。地骨皮5两,白前2两,石膏(研)6两,炒杏仁3两,桑白皮4两。为粗末,每服6钱匕,加竹叶10片,水煎服。治肺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
④《圣济总录》卷114方。地骨皮5钱,五倍子2.5钱。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掺入耳中。治耳聋,流脓水不止。
⑤《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地骨皮、银柴胡、知母、半夏(汤洗10次,切焙)、人参、炙甘草、赤茯苓各等分。
为细末,每服2钱,加生姜5片,量儿大小加减,水煎,食后服。治小儿阴虚潮热,伤寒壮热及余热。
⑥《校注妇人良方》卷6方。
柴胡、地骨皮各1两,炒桑白皮、枳壳(麸炒)、前胡、炒黄芪各5分,茯苓、五加皮、人参、桂心、白芍药、甘草各3分。加生姜,水煎服。治血风气虚,寒热时作,或日晡潮热。
⑦《丹溪心法》卷1方。地骨皮、赤茯苓各0.5两,麻黄、羌活各7.5钱,石膏2两,黄芩、知母、生地黄各1两。
研为散,每服1两,水煎服。治阳毒火炽,浑身壮热,脉长而滑,心烦口渴。
⑧《症因脉治》卷1方。地骨皮、柴胡、黄芩、陈皮、甘草。
为粗末,水煎服。治肝胆气分发热,夜则安静,昼则烦热,唇焦口渴,饮水多汗,左脉洪数。
⑨《杂病源流犀烛》卷14方。
石膏2钱,黄芩、知母、生地黄各1钱,羌活7分半,赤茯苓、地骨皮各5分。为粗末,水煎服。治痰积、热积,由伤热而成,或吐或泻,头晕腹痛,心中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