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阴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358页(789字)

①基础理论名词。

我国古代朴素、自发的唯物辩证的哲学观点。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国古代医家把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与医疗实践结合起来,逐步发展成为中医学理论核心的阴阳学说。其主要内容是:一指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万物的纲纪,一切事物生长、发展、变化的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二指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互用、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这一理论贯串于中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断、防治等各个领域中。阴阳是相对的又是互根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互根消长和转化。

《灵枢·论疾诊尺》:“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中医的阴阳学说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内容不断有所丰富。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辩证法的内涵仍然是朴素的。因此,对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以现代科学为手段,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整理提高。②奇穴名。

位于足趾胫侧,趾节横纹头。左右计2穴。主治卒中恶风、赤白带下、泻注、肠疝痛。《千金翼方》:“妇人下赤白漏泄注,灸阴阳穴,随年壮之报之。在足趾下屈里表头白肉际。”《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阴阳,奇穴。在押屈大趾本节,本节骨高突显有白晕之处。灸3壮(或谓灸随年壮)。

主治子宫内膜炎,赤白带下,泻注,亦治肠疝痛。”灸3壮,或随年壮。

上一篇:阴池 下一篇:阴阳二气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