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145页(1727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朔集简方》),桐木皮、泡桐(《纲目》)。
基源 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白花泡桐或毛泡桐的树皮。泡桐属有7种,均产于中国,有的种类,现已在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引种栽培。本属在中国有6种入药。
原植物 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Seem.)Hemsl.,毛泡桐Pauloenia tomentosa(Thunb.)Steud.
形态 白花泡桐为乔木,高达30m。
树皮灰褐色;幼枝、叶、花序各部和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但叶柄、叶片上面和花梗渐变无毛。叶柄长达12cm;叶片长卵状心形,有时为卵状心形,长达20cm,顶端长渐尖或尖头,其凸尖长达2cm,新枝上的叶有时2裂。
下面有星状毛及腺,成熟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有时毛少至近无毛。花序狭长近圆柱形,长约25cm,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萼倒圆锥形,长2~2.5cm,花后逐渐脱毛,分裂至1/4或1/3处,萼齿卵圆形至三角形状卵圆形,至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仅背面稍带紫色或浅紫色,长8~12cm,管部在基部以上不突然膨大,而逐渐扩大,外面有星状毛,内部密布紫色细斑块;雄蕊长3~3.5cm,有疏腺;子房有腺,有时具星毛,花柱长约5.5cm。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0cm,顶端之喙长达6mm,宿萼开展或漏斗状,果皮木质,厚3~6mm。种子连翅长6~10mm。花期3~4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40页图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越向西南地区,则分布海拔越高,可达海拔2000m。
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野生或栽培。越南、老挝也有分布。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的区别为:树冠宽大伞形;小枝有明显皮孔,幼时常具粘质短腺毛。叶柄常有粘质短腺毛;叶片心形,长达40cm,顶端锐尖头。花序金字塔形;花冠紫色,漏斗或钟形,长5~7.5cm;在离管基部约5mm处弯曲,向上突然膨大。
蒴果卵圆形,幼时密生粘质腺毛,长3~4.5cm;果皮厚约1mm。种子连翅长约2.5~4mm。
花期4~5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2分册.34页.图10)通常栽培,也有野生,海拔可达1800m。
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
【化学】:
含有酚性甙,包括Acteoside、松柏甙(Coniferin)及紫丁香甙(Syringin)。
参考文献 Planta Med 1982;46(3):145
【药性】:
主治 痔疮,淋病,丹毒,跌扑损伤。
①《本经》:“主五痔,杀三虫。” ②《别录》:“疗奔豚气病。” ③《药性论》:“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 ④《纲目》:“治恶疮,小儿丹毒,煎汁涂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或煎汁涂。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补缺肘后方》:“治伤寒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桐皮削去上黑者,细擘之,长断,令4寸60g。以酒100ml,水200ml,煮取200ml。去滓,顿服之。
当吐下青、黄汁数升。” ②《濒湖集简方》:“治跌扑伤损:小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敷。”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治牙痛,牙龈肿痛:泡桐树皮(去粗皮)30g,白矾6g,癞蛤蟆1个。水煎服。
” ④《新编秘方验方汇海》:“治虫伤:桐树皮1块,贴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