羖羊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270页(1424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基源 为科山属动物雄性山羊、盘羊属动物雄性绵羊的角。

原动物 山羊Capra hircus L.。绵羊Ovis aries L.

余项参见“羊肉”条。

【生药】:

采集 全年皆可采收,杀死后,取角。

中国各地均产。

鉴别 山羊角 角呈长圆锥形而略弯曲。

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质地坚韧,气微,味弱。

绵羊角 角较大,弯曲呈螺旋状,因其品种较多,性状也多样。

加工炮制 取角镑丝即可。

贮藏 置干燥处。

。【药理】:

本品(绵羊角Ovis aries L.)100%煎剂,每日0.1ml/10g或按5%浓度混于饲料中给于接种艾氏腹水癌后3d的小白,给药后wk4,前者按瘤体积计算,其抑制率为79.69%,按瘤重计算,抑制率为75.43%;绵羊角粉混在饲料中喂养者,按瘤体积计算,抑制率为46.24%,按瘤重计算,抑制率为31.65%。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951

【药性】:

性味 咸,凉。

①《本经》:“咸,温。” ②《别录》:“苦,微寒。”

功效 清热,解毒,明目,镇惊。

主治 风热头痛,烦闷,吐血,肿毒,青盲,小儿惊痫。 ①《本经》:“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止惊悸。” ②《别录》:“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吐血,妇人产后余痛。” ③《药性论》:“治产后恶血,烦闷,烧灰,酒服之。又治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烧存性入散剂。外用:烧研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肘后方》:“治身面卒得赤癍,或瘭子肿起:羖羊角,烧灰,子清和涂。” ②《圣惠方》:“治水泻多时不瘥、羖羊角1枚,用白矾填满,烧为灰,研细末为散。每于食前,以新汲水调下6g。”

单方应用 ①《圣惠方》:“治风,心烦恍惚,腹中痛,或时闷绝而后苏:羖羊角屑,微炒,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3g。” ②《简便单方》:“治打扑伤痛:羊角屑,以沙糖水拌,瓦焙焦,为末。每热酒下6g,仍揉痛处。”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羊角,乃肺、肝、心三经药也,而入肝为正。《本经》咸温,《别录》苦微寒,甄权大寒,察其功用,应是苦寒居多,非苦寒则不能主青盲、惊悸、杀疥虫及风头痛、吐血也。盖青盲,肝热也;惊悸,心热也;疥虫,湿热也;风头痛,火热上升也;吐血,热毒伤血也;苦寒总除诸热,故能疗如上等证也。其主百节中结气与妇人产后余痛,亦指血热气壅者而合。”

上一篇:凉喉茶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