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430页(1007字)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进肌草、黄背茅、草糖(《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禾本科菅属植物黄背草的全草。营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有11种入药。
原植物 黄背草Themeda japonica(Willd.)Tanaka[Themeda triandra Forsk.var.japonica(Willd,)Makino;Anthistiria japonica Willd.]
形态 须根粗壮。
秆直立,高80~110cm。叶鞘紧密裹茎,背部具脊,通常生硬疣毛;叶舌先端钝圆,具小纤毛,长1~2mm;叶片线形,长12~40cm,宽4~5mm,扁平或边缘外卷,背面通常粉白色,通常在基部生硬疣毛。伪圆锥花序较窄狭,长30~40cm;总状花序长15~17mm,具长2~3mm之总梗,其下托以长2.5~3cm无毛的佛焰苞;总苞状雄性小穗位于同一平面上,长8~10mm;第1颖背上方通常被硬疣毛,上部两侧具宽膜质边缘;两性小穗通常1枚,纺锤状圆柱形,长8~10mm(连同基盘),基盘具长2~4mm之棕色柔毛;第一颖草质,边缘内卷,截平,上方生硬短毛;第二颖与第一颖同质同长,两边为第一颖所包;芒长5~6cm,1~2回膝曲,下部密生短柔毛。
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847页.图795.1959)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干燥山坡草地。
分布除内蒙、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外,几遍全中国。朝鲜、日本、印度也有。
。【药性】:性味 甘,温。
功效 活血调经,驱风除湿。
主治 经闭,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福建药物志》:“治风湿性关节痛:黄背草根、茎30~60g。水煎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盗汗:黄背草果实9~15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