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酸浆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596页(1463字)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
异名 水晶凉粉、冰粉子(贵州),鞭打绣球、草本酸木瓜(云南昆明),蓝花天仙子、大千生、凉粉(云南)。
基源 为茄科假酸浆属植物假酸浆的种子。假酸浆属全世界1种,中国有栽培或逸出而成野生。
药用。
原植物 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L.)Gaertn.(Atropa physaloides L.)
形态 茎直立,高0.4~1.5m,有棱条,上部交互不等的二歧分枝。
叶卵形或椭圆形,长4~12cm,宽2~8cm,顶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具圆缺的粗齿或浅裂;叶柄长约为叶片的1/3~1/4。花单生于枝腋而与叶对生,具有较叶柄长的花梗,俯垂;花萼5深裂,裂片顶端尖锐、基部心脏状箭形,有2尖锐的耳片,果时包围果实,直径2.5~4cm;花冠钟状,浅蓝色,直径达4cm,檐部有折襞,5浅裂。
浆果球状,直径1.5~2cm,黄色。种子淡褐色,直径约1mm。
花果期夏秋季。(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7卷.第1分册.7页.图版1)
生境与分布 原产南美洲,中国有栽培或逸为野生;生于田边、荒地或住宅区。产于河北、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化学】:
种子含油18.6%,其中饱和脂肪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不皂化物(豆甾醇、谷甾醇)0.83%[1]。
种子所得的果胶是一种至少有四种大分子成分组成的物质,这些成分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其紫外图谱无差异,都在205nm处出现吸收峰。图中未见蛋白质(260~280nm)和核酸(240~290nm)的吸收峰[2]。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4528 [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4;6(2)∶52
。【药性】:性味 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甘、淡、微苦,平。果实:酸、涩,平。有小毒。” ②《贵州草药》:“种子:微甘,平。” ③《云南中草药》:“果实:酸、涩,平。小毒。”
功效 全草:镇静,止咳,清热解毒。
果实:祛风消炎。种子:清热退火,利尿。
主治 ①《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精神病,癫痫,感冒,疮疖。果实:风湿关节炎,疮疖肿痛。种子:发烧,热淋。花:鼻渊。
” ②《云南中草药》:“果实:风湿性关节炎,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贵州草药》:“治发烧:假酸浆子9g,水煎冷服。”0 ②《贵州草药》:“治胃热:假酸浆子、马鞭草各9g,水煎冷服。” ③《贵州草药》:“治热淋:假酸浆子、车前子各9g,水煎服。” ④《云南中草药》:“治疮痈肿痛,风湿性关节炎:假酸浆子2~3g,水煎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狂犬病、精神病、癫痫、风湿性关节炎、鼻渊、感冒、泌尿道感染、疮疖:假酸浆子2~3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