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721页(1613字)

【名称出处】:《国药的药理学》

【概况】:

异名 果叶(《新疆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越橘的叶。

原植物 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又名红豆、牙疙瘩(《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余项参见“越橘果”条。。【生药】:

采集 6月开花时采收叶,晒干。

【化学】:

叶中含熊果甙(Arbutin)、乌苏酸(Ursolic acid)、洋梨甙(Pyroside,即6-O-Acetyl-arbutin)、毛柳甙[Salidroside、即2-(4-Hgdroxyphenyl)-ethanol-β-D-glucopyranoside]、4-羟苯基-β-胆二糖甙(4-Hydroxyphenylβ-gentiobioside)、金丝桃甙(Hyperoside,即Hyperin)、萹蓄甙(Avicularin)、槲皮素-3-D-葡萄糖-L-李糖甙(Quercetin-3-D-glucosyl-L-rhamnoside)、2-O-咖啡酰基熊果甙(2-O-caffeoylarbu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d-儿茶素[d-儿茶精、(+)-Catechin]、l-表儿茶素[l-表儿茶精、(-)Epicatechin,(-)-Epicatechol]、d-没食子儿茶素[d-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in、(+)-Gallocatechol]、l-表没食子儿茶素[l-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in.(-)-Epicatechol]、前花青素B-1、B-2、A-1、A-2(ProcyanidinB-1,B-2,A-1,A-2)、肉桂鞣质B1、D1、B2、D2(CinnamtaninB1、D1、B2、D2)等[1,2];另外尚含原儿茶酸、高原儿茶酸(Homoprotocatechu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黄木犀酸(Melilotic acid)、对香豆酸、没食子酸、异阿魏酸、阿魏酸、水杨酸、丁香酸、香草酸、龙胆酸、咖啡酸和芥子酸等[3]

附 其果实中含包括大量必需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氨基酸以及苯甲酰葡萄糖类化合物[4,5]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335 [2] CA 1988;109∶3772h [3] CA 1992;116∶102726x [4] Phytochemistry 1990;29(8)∶2726(CA 1990;113∶208374j) [5]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1;(3)∶122(CA 1992;117∶169809r)

【药性】:

性味 《新疆中草药手册》:“苦、涩,温。有小毒。”

功效 利尿,解毒。

主治 ①《新华本草纲要》:“尿道炎,膀胱炎,急性风湿热。” ②《国药的药理学》:“用于淋毒性尿道炎,膀胱炎及急性偻麻质斯。” ③《新疆中草药手册》:“能利尿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新疆中草药手册》:“治尿道炎,膀胱炎:熊果叶6g。水煎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