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
书籍:现代本草纲目下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01页(743字)
【名称出处】:《中药大辞典》
【概况】:
基源 为泥炭藓科泥炭藓属植物细叶泥炭藓的全株。
原植物 细叶泥炭藓Sphagnum teres(Schimp.)Aongstr.
形态 植物体绿色到褐绿色。茎皮部3~4层大形无色细胞,表皮有单孔;中轴黄色或红褐色。
幼枝于茎顶端集成头状,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侧枝;侧枝4~5枝成束,其中2~3为强枝,强枝短而倾垂,弱枝细长而附茎下垂。茎叶舌状,先端圆钝,基部具消蚀状毛边;枝叶卵状披针形,上部急尖,稍背仰,边缘内卷。
雌雄异株。雄苞叶与枝叶同形;雌苞叶广舌状。
孢子灰褐色,具细疣。(图见《中国药用孢子植物》.207页.图30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湿地或沼泽地。
分布于中国东北及西藏。日本、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及西伯利亚,北欧、北美洲均有分布。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集全草,阴干。
【药性】:
性味 淡、微苦,平。
功效 清热明目,退云翳,消肿。
主治 治角膜白斑,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目赤肿痛,角膜白斑:满天星12g,云雾草9g,木贼6g,千里光6g,太白黄连、太白茶各3g。水煎服。”
上一篇:满山红根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