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223页(2035字)
【名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概况】:
异名 大舟叶、暗山公(《生草药性备要》),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岭南采药录》)。
基源 为茜草科九节属植物九节的嫩枝及叶。九节属全世界约1000种;中国有17种、1变种。
原植物 九节Psychotria rubra(Lour.)Poir.(Antherura rubra Lour.),又名刀伤木(广东),散血丹(广西)。
历史 本品始见于清代何克谏撰《生草药性备要》,载:“大舟叶,味苦性温,干水杀螆”。
在现代肖步丹撰《岑南采药录》载:“木本,叶如掌状,甚厚,以之煎水,水变红色,能清热去湿,薰洗痔疮,煎凉茶多用之,一说:味苦,性温,能干水杀虫”。综上所述,即本种。
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0.5~5m。叶纸质或革质,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倒披针状长圆形,长5~23.5cm,宽2~9cm,顶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仅下面脉腋内有簇毛,其余无毛,侧脉5~15对;叶柄长0.7~5cm;托叶阔,短鞘状,膜质,脱落。聚伞花序常顶生,长2~10cm,宽3~15cm,三歧分枝,短于上部之叶;花浅绿色或白色;花梗长1~2.5mm;花萼长约2mm,顶端近截平或5裂,裂片短三角形;冠管阔,长2~3mm,喉部被白色长柔毛,花冠裂片5,近三角形,长约2mm,外反;雄蕊通常5枚,着生于花冠喉部;子房下位,2室,胚珠每室1颗。核果近球形,长5~8mm,直径4~7mm,有纵棱,红色;小坚果有棱4~5条。花果期全年。(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64页.图594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0~1500m的平地、丘陵、山坡、山谷溪边的灌丛或林中。
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均有分布。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药材产于广东、广西。
鉴别 幼枝近方形。叶纸质,椭圆状矩圆形,长8~20cm,先端长尖,基部渐狭成柄,暗红色;网脉在背面突出,较明显。有的有托叶残存。气微,味淡。
贮藏 置于干燥处。
。【化学】:从本品茎中分离出一新的萘醌——九节木萘酮(Psychorubrin)(1)及堆心菊内酯(Helenalin),两者均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后者尚有毒鱼、驱肠虫、引嚏作用。
参考文献 J Med Chem 1987;30:2005 CA 1988;107:190455a
【药性】:
性味 苦,凉。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接骨生肌。
主治 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白喉,风湿痛,腰肌劳损,疟疾,跌打损伤,骨折,毒蛇咬伤,多发性疖肿,慢性溃疡。 ①《生草药性备要》:“干水杀螆。” ②《岭南采药录》:“清热去湿。熏洗痔疮,煎凉茶多用之。” ③《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白喉;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胸中滞痛;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疮疡肿毒,久不收口的慢性溃疡。” ④《中药大辞典》:“清热解毒,祛风去湿。治扁桃体炎,白喉,疮疡肿毒,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陆川本草》:“治刀伤出血:山大刀叶捣烂或研末敷。”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骨折:山大刀叶研粉,酒醋调敷患处。” ③广东中医(1950):“治疗白喉:山大颜嫩芯或嫩叶加其重量1倍的水煎煮,浓缩成加入水量1/10的体积。1岁以下每日30~40ml,1~3岁40~50ml,4~5岁50~60ml,6~10岁70~100ml,加糖,分2次服。
”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下肢溃疡:山大颜嫩叶,沸水烫过后使叶较软,贴溃疡面上,如溃疡面腐肉多,叶背接触溃疡面,如溃疡面干净,叶面接触溃疡面,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伤寒:山大颜根、叶晒干研粉,成人每次服2~3g。(儿童0.5g)每日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