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毡草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551页(1135字)
【名称出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 丝毛毡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毛毡草的全草。艾纳香属全世界80余种,中国约30种。
原植物 毛毡草Blumea hieracufolia(D.Don)DC.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50cm。
茎直立,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有密绢毛或绵毛,上部毛更密。
下部叶倒卵状匙形,长5~12cm,宽1~3cm;上部叶渐小,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8cm,宽5~20mm,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两面密生黄褐色绢毛或棉毛,或表面密生绢毛和棉毛,后脱落。头状花序在枝顶端排成圆锥状,或在叶腋排成紧密的穗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5层,线状披针形,密生金黄色绵毛,或顶端淡紫色;花托稍凸,蜂窝状,无毛;花黄色,两性花管状,裂片三角形,有微毛;雌花丝状,3~4裂,无毛。
瘦果长圆形,具肋,有疏微毛;冠毛白色。花期12月至次年4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54页.图63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
印度、巴基斯坦、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分布。。
【药性】:
性味 微辛,凉。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肠炎腹泻。毒虫咬伤,肿痒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急、慢性肾炎:毛毡草、白茅根各30g。水煎服。血压偏高加益母草24g;体虚加桂圆肉适量。
10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肥肉及刺激性食物。
”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痢疾,肠炎:毛毡草、风尾草、爵床、苦参各15~30g。水煎服。” ③《浙江药用植物志》:“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毛毡草、香青、地胆草各15~30g。水煎服。”
单方应用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疖肿,外伤肿痛:鲜毛毡草叶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脓疮,湿疹,皮炎:鲜毛毡草叶适量,煎水外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