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败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595页(1108字)

【名称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岩败酱的全草。

原植物 岩败酱Patrinia rupestris(Pall.)Jus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状茎粗壮,有浓烈的臭酱气味。茎1至数枝丛生,被短糙毛。

基生叶丛生,叶柄长2~4cm,或几无柄,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而具缺刻状钝齿;茎生叶对生,具短柄或几无柄;叶片长圆形或窄长圆形,长3~7cm,羽状深裂至全裂,具3~6对侧生裂片,裂片条形至线状披针形,边缘具钝齿或全缘。

复伞房聚伞花序顶生,花密而小,具3~7枝对生分枝,花序轴和梗均被粗白毛和腺毛,最下分枝处总苞叶羽状全裂;花萼小,萼齿5;花冠黄色,漏斗状,基部成短细筒,筒基一侧有浅的囊肿,花冠裂片长圆形至卵圆形;雄蕊4,花丝2长2短;子房下位,圆柱状,基部有小苞片。瘦果倒卵圆柱状,背部贴生有椭圆形大膜质苞片,果苞长圆形至倒卵形,顶端有浅3裂。

花期7~9月,果熟期8~9月中旬。(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325页.图606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1800m的山丘顶部、干燥的石质山坡岩缝、草旬草原、山坡桦树林缘、山沟及杨树下。分布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西。原苏联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晒干。

【化学】:

含挥发油、咖啡酸、绿原酸、山柰酚、槲皮素和芸香甙[1,2]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47 [2]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97

【药性】:

性味 苦,寒。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主治 肠炎,痢疾,阑尾炎,肝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内蒙古中草药》:“治慢性阑尾炎:蒲公英60g,甘草60g,岩败酱30g,青木香15g。水煎服。” ②《古蒙古中草药》:“治黄疸:岩败酱、茵陈各15g。水煎服。”

上一篇:岩松鼠骨 下一篇:岩泽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