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三卷

黄花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44页(1087字)

【概况】:

异名 吸血草(《闽南民间草药》),索仔草(《实用中草药》)。

基源 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粘毛黄花稔的全草。

原植物 粘毛黄花稔Sida mysorensiis Wight exArn.

形态 草本或亚灌木,高30~100cm。全株被分泌粘质的腺毛,具挥发性腐草气味。单叶互生;叶柄长3~4cm;托叶线形,长3~5mm,混生长毛和星状毛;叶片宽卵形,长3~8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毛,边缘具钝粗齿。

花单生或成对腋生,或排成总状花序;花梗纤细,长5~8mm,密被腺毛和柔毛;花萼钟状,长约5mm,萼齿三角形,外面被腺毛和星状毛;花冠黄色;雄蕊管仅顶部有多数具花药的花丝;子房5室,每室具侧生胚珠1颗,花柱枝与心皮同数,柱头头状。果实半圆形,直径3~4mm,分果爿5个,卵状三角形,无芒,具短尖头,果皮薄膜质,平滑,仅短尖处稍被毛;种子卵形,无毛。

花期10月至翌年1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2051页.4181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旷野或路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化学】:

种子含蛋白质、亚油酸(Linoleic acid)、锦葵酸(Malvalic acid)、苹婆酸(Sterculic acid)。

参考文献 CA 1984;101∶132924t

【药性】:

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味甘、淡,性微寒。”

功效 清肝明目,利尿润肠。

主治 风热头痛,急性结膜炎,慢性便秘,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闽南民间草药》:“治坐痈:鲜吸血草(即黄花仔)叶适量,活蜗带壳6~7个。共捣烂敷患处,日换1~2次。”

单方应用 《闽南民间草药》:“治脓肿不易出脓作痛:鲜吸血草叶适量,洗净,捣烂敷。如疮较大者,可加三黄末或叶下红和捣涂患处。

上一篇:黄花白及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三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