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545页(2344字)
【概况】:
异名 金花豹子(《百草镜》),金豆子(《纲目拾遗》),山绿豆、黎草(《中国药用植物志》),喉百草(《江苏植物药材志》)。
基源 为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的茎和叶。
原植物 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又名大羊角菜(广西),山咖啡(福建)。
历史 木品始载于《救荒本草》,云:“其花名茶花儿,人家园圃中多种,苗高三尺许,茎微淡赤色,叶似槐叶而肥大微尖,又似胡苍耳叶颇大,及似皂角叶亦大,开五瓣金黄花,结角三寸许,叶味微苦。”“今人多将其子作草决明以代用。”根据以上描述对照,确为本种无疑。
形态 一年生灌木状草本,高1~2m。茎直立,基部近木质化,上部多分枝。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长3~5cm,基部有腺体;托叶卵状披针形;小叶3~5对,最下面的一对最小,叶片卵形或卵披针形,长2~6cm,宽1~2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近扁圆形,叶缘被细柔毛,小叶柄甚短,密被细毛。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早落;萼筒短、5裂;花瓣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至近圆形;雄蕊10,最下面的两枚较大;子房被白色长柔毛,花柱丝状,内弯;荚果长条形,长10~13cm,宽1cm,近无毛,浅棕色,边缘较厚,有种隔膜。
种子多数,可达20粒以上,卵形具喙,中部凹。花期8~9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39页.图240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河边沙壤,现已广为栽培。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
。【生药】:栽培 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适于排水良好而肥沃的砂质壤土中栽种。用种子繁殖,于4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
按行株距50×33cm开3~3cm小穴点播,或条播,每亩用种量2kg左右。
播后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可结合松土除草,逐次间苗,点播者每穴留苗1~2株;条播者按株距25cm左右间苗。生长期中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2次。
每次追肥后须壅根培土,防止倒伏。雨季注意排水。
虫害蚜虫,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采集 8月采收茎叶,晒干。
。【化学】:附 根含1,8-二羟基蒽醌(1,8-Dihydroxyanthraquinone)、α-羟基蒽醌(α-Hydroxyanthraquinone)、大黄素、槲皮素、以及由大黄素甲醚与大黄酚结合成的混二蒽酮(Heterodianthrones)、还含苦青霉灵(Pinselin)、1,7-二羟基3-甲基酮,大黄酚(Chrysophanol)、长蠕孢素(Helminthosporin)[2],芽黄蒽酮(Germichrysone)、望江南素A,B(Occidentalin A,B)[3]、望江南醇(Occidentalol)Ⅰ(1)、Ⅱ(2)、东非决明醇I(Singueanol I)(3)、常青霉亭(Questin)。
甲基芽节珠决明酮(Methylgermitorosone)[4]。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5]。嫩根含大黄酚。叶含二蒽酮葡萄糖甙(Dianthronicheteroside)。
花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1]。荚果含两新黄酮甙: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3-O-(2″-鼠李糖葡萄糖甙)、5,7,4′-三羟基-3,6,3′-三甲氧基黄酮7-O-(2″-鼠李糖葡萄糖甙)[6]。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14 [2] CA 1988;108∶72071v [3] CA 1989;110∶82476m [4] Chem Pharm Bull 1989;37(2)∶511 [5] CA 1983;99∶155215s [6] Planta Med 1985;(6)∶525
。【药性】:性味 ①《救荒本草》:“微苦。”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平。有小毒。
” ③《南宁市药物志》:“涩,寒。”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平。”
功效 清热健脾,润肠通便,消肿解毒。
主治 ①《新华本草纲要》:“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脘腹痞痛,高血压头痛,咳嗽,哮喘、目赤,头痛、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②《中国药用植物志》:“治咳嗽,胃病,气块,气胀。” ③《福建民间草药》:“杀虫解毒。治毒虫螯伤,蛇头疔,血淋,肚痈。” ④《南宁市药物志》:“平肝火,明目。治热性眼痛。” 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慢性便秘,哮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顽固性头痛:望江南叶30g,猪瘦肉240g。水煎服,每日1剂。”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蛇咬伤:望江南叶30~60g。水煎服。
外用茎叶适量,捣烂敷疮口周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