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796页(6172字)
【概况】:
异名 纶布(《吴普本草》),海昆布(《山东中药》)。
基源 为海带科海带属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昆布属植物昆布及裙带菜属植物裙带菜的叶状体。
原植物 作为药用的昆布通常有3种: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又名江白菜(旅大),昆布(药物文献和书刊上曾使用过的名称)。昆布Ecklonia kurome Okam.,又名木屐草、五掌菜(福建),鹅掌菜(福建、浙江),吐血菜、面其菜、荒布(浙江),黑昆布(《中药大辞典》)。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Sur(Alaria pinnatifida Harv.),又名海芥菜,布菜(浙江),和布(日本古名),若布(日本今名)。
历史 最早记载昆布的文献是《尔雅》。在《尔雅》一书中有如下记载:“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皆纶,此昆布亦似组恐即是也。”《别录》中记载:“昆布生东海。”陶弘景云:“今惟出高丽,绳把索之如卷麻,作黄黑色,柔韧可食。”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到:“昆布生南海,叶如掌,大似荨苇,紫赤色。”李珣在《海药本草》上则载称:“其草(指昆布)顺流而生,出新罗(即朝鲜)者叶细,黄黑色,胡人差之为索,阴干,从舶上来中国。”李时珍在《纲目》中也提到:“昆布出闽、浙,大叶如菜。”故从古代文献中可看出,古人所指的昆布,并不是一种,而是多种藻类。
《尔雅》中的纶是指石荨、紫菜,组是指昆布。《海药本草》、《别录》所引的昆布部分是指海带。
部分是指昆布。《纲目》是指昆布。《本草拾遗》中所指的是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elliptica Holm.)。现市场上所用的昆布药材主要包含海带、昆布、裙带菜、但较广泛应用的是海带。
形态 海带为多年生大型褐藻。藻体为长条扁平叶状体,褐绿色,革质,有两条线的纵沟贯穿于叶片中部形成中带部;一般长1.5~3m,宽15~25cm,最大者长可达6m,宽可达50cm。
藻体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三部分。固着器粗纤维状,由数轮叉状分枝的假根组成,假根末端有吸着盘。柄部粗短,圆柱状,稍向上则形扁压。柄的上部为叶状体,叶片狭长,全缘具波状折皱,最宽在全长的中部稍下处,顶端渐尖,基部钝圆,中部稍厚,两边较薄。
生长点在叶片基部靠柄处。成熟时,叶片两面表皮产生成堆的单室孢子囊。(图见《浙江海藻原色图谱》.37页)
生境与分布 海带生于海边低潮线下2~3m深度的岩石上。
人工养殖,生长在绳索或竹材上。
海带自然生长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但人工养殖的海带已推广到长江以南,浙江、福建甚至广东地区。日本、朝鲜及原苏联的太平洋沿海都有分布。海带属冷温带性海藻,为北太平洋西部的地方种类。
昆布的主要特征在于:多年生大型褐藻。
藻体为羽状分裂的扁平体,轮廓略成扇形,革质,黑褐色,高30~100cm。分化为固着器、柄部及叶片三部分。
固着器由二叉分枝的假根组成。柄部圆柱形或略扁圆形。
叶片扁平,中央部分稍厚,两侧羽状或复羽状分枝,叶缘有粗锯齿,叶面微皱缩。单室孢子囊群散生于叶片表面。
(图见《浙江海藻原色图谱》.38页)生于低潮线附近岩石上。
分布于浙江、福建。
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藻类。
裙带菜的主要特征在于:多年生大型褐藻。藻体为羽状分裂的扁平体,棕褐色,柔革质,长约1~2m,宽可达1m。
分化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三部分。
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
柄部圆扁压,成熟时,柄部两侧生有重迭皱褶的孢子叶。叶片扁平,中部有从柄部延伸的纵向中肋,两侧羽状分裂,叶缘无粗锯齿。
生长点在叶片基部靠近柄部处。单室孢子囊棒状,密生于柄部的孢子叶上。(图见《浙江海藻原色图谱》.39页)生于风浪不过大的低潮线以下1~4m的岩石上。分布于辽宁、山东、浙江、福建沿海地区。
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地方种类。
。【生药】:
采集 夏,秋采收,由海中捞出,晒干。
海带产于山东、辽宁等地,昆布产福建,裙带菜产于浙江。
鉴别
性状 ①海带干燥叶状体卷曲折叠成团,或缠结成把。
全体绿褐色或黑褐色,表面附有白霜。用水浸软则膨胀成扁平的带状,长50~150cm,宽10~50cm,中部较厚,边缘较薄而成波状。质厚,革制状而粘滑。手捻之不分层。
残存柄部扁圆柱状。有腥气,味咸。 ②昆布卷曲皱缩成不规则团状。全体黑色,表面附有白霜,质较薄。
浸软膨胀呈扁平的叶状,长宽相近,15~26cm,厚约1.5mm,两侧羽状深裂,裂片长舌形,边缘有小齿。质柔滑,用手捻之可剥离为两层。
③裙带菜全体棕绿色,质薄而脆,多已破碎。浸软膨胀呈扁平的叶状,中央有一筋肋,并溶出大量粘液如琼脂样,极易剥离为两层。均以整齐、质厚、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
海带含褐藻酸,褐藻淀粉,褐藻氨酸,甘露醇,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P及Ⅰ、Ca、Co、Fe等成分。
尚含挥发油:油中含甲硫醇、三甲胺、丙酮、丙醛、甲酸、乙酸、癸酸、对-甲氧甲酚、苯甲醛、戊醛、糠醛、α-蒎烯、α-苎烯、牻牛儿醇、糠醇及丁香酚等[1],还含海带多糖[2]。又含粗蛋白6~20%,多种氨基酸及胺类。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有谷氨酸、天门冬酰胺。含色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缬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天门冬氨酸[3]、胱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磺基丙氨酸(Cysteic acid)等。
还含黄嘌呤(Xanthine)、鸟嘌呤(Guanine)、腺嘌呤(Adenine)、胆碱、二氢碘酸组胺(Histamine dihydroiodate)、二碘酪氨酸(Diiodotyrosine)[4]、组胺501 mg/kg[5]、活性成分海带氨酸(Laminine)[6]。含碳水化合物约60%,其中主要为褐藻酸(Alginicacid)含量13~32%,D-甘露醇(D-Mannitol)含量7~33%[7],尚含半乳聚糖(Falactan)、海带聚糖(Laminarin)、海带多糖等。褐藻酸以游离状态或呈钙盐状态存在,褐藻酸水解后经测定含D-甘露糖醛酸(D-Mannuronic acid)、D-甘露糖醛酸内酯、L-古罗糖醛酸(L-Guluronic acid)、L-古罗糖醛酸内酯[6]。含脂质0.5%,其中含软脂酸、油酸、肉豆蔻酸、辛酸[8]。每100g干品含胡萝卜素0.57mg,维生素B10.69mg,维生素B20.36mg,烟酸1.6mg[9]。含维生素C、D、P,尚含多种挥发性物质[4]。
多种无机物质,总灰分19.36%。含10.22~0.45%,野生种含量可超过1%。
每100g含Ca 1341mg,P 221mg,Fe 122mg[10]。另报道含K4.36%[9],Mn 3.18%,Ti 0.94%[11],Co22μg%,F1.89ppm[12]。尚含溴、碘多以一和二碘乙酸形式存在,在糖中可能以碘酰化合物形式存在,碘的含量一般与藻龄成正比[6]。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99 [2] 中草药 1987;18(2)∶63 [3] CA 1974;81∶2534y [4] 届订和汉药.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1980∶718 [5] 药学杂志 1983;103(6)∶633 [6] 中草药学.1976∶126 [7] Khim Prir Soedm 1972;8(5)∶596 [8] 最新和汉药用植物.广州书店.1959∶457 [9] 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 [10] 食品成分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95 [11] CA 1975;82∶167433m [12] CA 1959;53∶7449d。
【药理】:
①降血压作用 海带根粉煎剂5,10g/kg ig,对肾型高血压狗有降压作用[1]。
海带根水提醇沉及阴、阳离子树脂处理,证明中性部位有降压作用,作用机制与阻断α受体及扩张外周血管有关,也抑制β受体而使心率减慢[2]。 ②降血脂作用 昆布粉1g/只ig 14d,对实验性高脂蛋白血症家兔有降低胆固醇、β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作用,并使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3]。海带多糖100mg/kg ig 8wk,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三黄鸡的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4]。 ③抗肿瘤作用 海带多糖20mg/kg ip,连续14d,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为35.7,42.0%[4]。
毒性 海带多糖ip,小鼠的LD50为158±67.0mg/kg[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通讯 1974;(3)∶39 [2] 中草药 1984;15(12)∶547 [3]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4)∶223 [4] 中草药 1987;18(2)∶63。
【药性】:
性味 咸,寒。
①《吴普本草》:“酸、咸,寒。” ②《本草再新》:“苦,寒。”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咸,寒。”
归经 ①《要药分剂》:“入胃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功效 消痰,软坚,散结,行水。
主治 甲状腺肿大,慢性气管炎,淋巴结结核,水肿,睾丸肿。 ①《别录》:“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 ②《药性论》:“利水道,去面肿,去恶疮鼠瘘。” ③《本草拾遗》:“主颓卵肿。” ④崔禹锡《食经》:“治九瘘风热,热瘅,手脚疼痹,以生啖之益人。” ⑤《本草通玄》:“主噎膈。” ⑥姚可成《食物本草》:“裙带菜,主女人赤白带下,男子精泄梦遗。” ⑦《玉楸药解》:“泄水去湿,破积软坚。”“清热利水,治气臌水胀,瘰疬瘿瘤,疝恶疮,与海藻、海带同功。
”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淋疾,湿性脚气。又治甲状腺肿,慢性气管炎,咳嗽。” ⑨《中药大辞典》:“软坚,行水。治瘰疬,瘿瘤,噎膈,水肿,睾丸肿痛,带下。” ⑩《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痰,软坚,散结。治甲状腺肿大,慢性气管炎,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①《食疗本草》:“下气,久服瘦人。” ②《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亦不可服。” ③《医学入门》:“胃虚者慎服。”。【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肘后方》:“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昆布、海藻等份末之,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次。” ②《圣惠方》:“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90g,海藻60g(洗去咸),昆布90g(洗去咸)。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1丸咽津。
” ③昆布丸(《广济方》)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60g(洗去咸),通草30g,羊靥二具(炙),海蛤30g(研),马尾海藻30g(洗去咸)。上5味蜜丸如弹子,细细含咽汁。
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笋。 ④昆布方(《圣济总录》)治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30g,杵头细糠3g。
共研,另用老牛涎20ml,生百合汁20ml,慢火煎,入蜜揽成膏,和上末杵丸,如芡实大。每服1丸,含化咽下。
⑤化瘿丹(《儒门事亲》)治赘:海带、海藻、海蛤、昆布(四味皆焙)、泽泻(炒)、连翘,以上并各等份,猪靥、羊靥10枚。上为细末,蜜丸如鸡头大,临卧噙化1~2丸。 ⑥《中药志》:“治甲状腺肿大,瘰疬:海带15g,夏枯草6g。水煎服。
” ⑦《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治瘿瘤:海带60g,海藻、昆布、玄参、贝母、青皮各30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早晚空心服,每次9g,开水送下。
” ⑧《中医验方汇选》:“治各种瘿疾:海带60g,海藻15g,昆布15g,海螵蛸15g,青皮9g,陈皮9g,白芍(炒)9g,三棱(醋炒)6g,莪术(醋炒)6g,海胆2个,白酒1000g。上药研粗末,入酒内装瓶中封固,勿令泄气。
浸3日后去渣用,每日早、午、晚饭后各饮50ml。轻者1料,重者两料即愈。
” ⑨《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疝偏坠(睾丸肿):海带、海藻各15g,小茴香6g。水煎服。
” ⑩《中国民间草药方》:“治水肿虚证,海带80g,生花生仁60g,大蒜10g,黑豆12g。将药物炖服,日1次。”
单方应用 ①《圣惠方》:“治瘿气结核,肿硬:昆布30g(洗去咸)捣罗为散,每用3g,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咽津。觉药味尽,再另含。
” ②《食物中药与便方》:“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海带浸洗后切成段,再连续用开水泡3次,每次约半分钟。倒去水,以绵白糖拌食,早晚各吃1次。”
食疗 ①《民间方》:“治肠蛔虫病:海带适量,煮熟食用。” ②《食物药用指南》:“治高血压:1)海带、绿豆各60g,煮食,每日1剂。 2)海带50g,决明子25g。水煎服,吃海带喝汤。
3)海带根生粉,每日6~12g,连服2月。” ③《食物药用指南》:“治缺铁性贫血:海带作菜肴长期食用。” ④昆布臛法(《广济方》)治膀胱结气:高丽昆布500g,白米泔浸1宿,洗去咸味。
以水1200ml煮熟。劈细,入葱白60g,寸断之,更煮极烂。下盐、酢、糁、姜、橘、椒末调和食之。
仍宜食粱米,粳米饭。无所忌。。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昆布,咸能软坚,其性润下,寒能除热散结,故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瘘疮。东垣云:瘿坚如石者,非此不除,正咸能软坚之功也。详其气味性能治疗,与海藻大略相同。” ②郭佩兰《本草汇》:“昆布之性,雄于海藻,壹症恒用之,盖取其祛老痰也。” ③倪朱谟《本草汇言》:“海带,去瘿行水,下气化痰,功同海藻、昆布;妇人方中用此催生有验,稍有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