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油茶根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055页(1547字)

【概况】:

异名 楂(《农政全书》),木(《纲目拾遗》),油茶树、茶子树(《全国中草药汇编》)。

茶子树(湖南),茶油树(广西),建茶(浙江)。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的根皮。

原植物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ifera(Lour.)Rehd.]

历史 《农政全书》:“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橡栗之属也。其树易成,材亦坚韧,实如橡斗,斗无刺为异耳。

斗中函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壳中仁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

楂在南中为利甚广。”《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按楂即今油茶,花叶皆同,茶花惟结实如油桐,子无斗无刺,非橡属,《农政全书》误以为槠,足不至湘、楚、章、赣、目未见满山如雪,丛树成畦……”。根据描述,并观《植物名实图考》之图,应为本种。

近本种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树皮黄褐色;嫩枝稍被毛。

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6cm;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锯齿,侧脉不明显。花白色,径3~5cm,1~3朵腋生或顶生,无柄;萼片圆形,外被丝毛;花瓣5~7,倒卵形,先端凹,外被疏毛;雄蕊多数,排成2轮,花丝基部成束;子房被毛,花柱分离,顶端短3裂。蒴果球形,径2~3cm,被细毛,室背开裂。

种子1~3枚,背圆腹扁,长约2.5cm。

花期9~11月,果熟期次年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56页.图344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栽培。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

含油茶皂甙等成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586

【药理】:

油茶皂甙im 0.025,1mg/kg或ig 0.5,4mg/kg给于豚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而不影响血细胞[1]。油茶皂甙体外试验对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75%,5%及5%[2]

参考文献 [1] 贵州医药 1988;12(4)∶222 [2] 福建中医药 1989;20(2)∶44

【药性】:

性味 苦,平。

有小毒。

功效 散瘀活血,接骨消肿。

主治 骨折,扭挫伤,腹痛,皮肤瘙痒,烫火伤。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敷。

使用注意 忌内服。。【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福建药物志》:“治烫伤:油茶根适量,烧灰研末,用茶油调匀,敷患处。”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骨折,扭挫伤,皮肤瘙痒:油茶根皮适量,研末,敷患处。”

上一篇:油草 下一篇:油胡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