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二卷

荞麦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270页(1972字)

【概况】:

异名 白药子、石天荞(《陕西中草药》),红要子(《河南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的块根。

原植物 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er ex Diels

形态 多年生木质藤本。

茎长数米,下部分节,淡紫红色,上部不分节,绿色。叶互生,心状三角形或心状卵形,长4~8cm,宽3~5cm,先端尾尖,基部凹入,两侧基脚呈耳形或圆形,全缘,脉上微有毛;叶柄长3~8cm,红色;具托叶鞘,总状花序腋生,花为单被花;萼黄绿色,卵圆形,长约3mm,宽约1.5mm;雄蕊8;子房上位,柱头3义。

果实三角形,顶部有3翅,基部有3角,果梗有2翼,其下具披针形膜质苞片。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596页.3312条图)

生境与分布 野生于高山密林下或山坡草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块根,除尽茎叶及细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药材产于陕西、河北等地。

鉴别

性状 块根肉质,不甚规则,大小不等,小者如拳,大者直径可至30cm;外表棕褐色或黑褐色,周围着生稠密的细根。商品切成厚片,厚约6~9cm,一般直径2~6cm。

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无平坦,粉红色或粉白色,带粉性。

无臭,味苦、极涩。

显微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2~18列黄棕色细胞,栓内层为7~8列细胞;皮层薄,有纤维群散在。韧皮部较窄。维管束环状排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稀小,直径20~80μm,周围有纤维;射线宽广。

髓及其相邻的木质部有异型维管束散在。薄壁组织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直径28~80μm;并含淀粉粒,长圆形,近三角形或近卵形,直径4~20μm。(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78页.图283)

理化 取样品粉末0.2g,加甲醇5ml冷浸片剂,滤过,于水浴上将甲醇蒸干加水2ml,用5ml乙醚振摇,分取醚层,浓缩至少量,点于硅胶G板上,以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为对照,以石油醚-乙烷-甲酸乙酯-甲酸(1∶3∶1.5∶0.1)加水0.5ml振摇,不待分清时,取有机溶剂层为展开剂,展距10cm,在可见光后检视斑点黄色,用氨熏后红色。(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379页.图284)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少量蒽醌,总蒽醌约0.02%,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并含大量鞣质。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8

【药性】:

性味 酸、苦、涩,凉。

①《陕西中草药》:“苦、涩、微甘,凉。” ②《河南中草药手册》:“寒,酸、苦、涩。” ③《中药大辞典》:“酸、苦,寒。” ④《中药志》:“苦,微涩,凉。” ⑤《新华本草纲要》:“酸、苦、涩,凉。”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痛。

主治 胃肠炎,痢疾,扁桃体炎,吐血,衄血,便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腰腿痛,烧烫伤,疮疖,狂犬咬伤。 ①《陕西中药志》:“止血凉血。治吐血,衄血,红白痢疾,崩带,风湿寒痹。” ②《陕西中草药》:“凉血止血,除湿解毒。治痢疾,崩漏,腰腿痛,疖疮,疯咬伤。” ③《中药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胃肠炎,菌痢,扁桃体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烫火伤,痈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陕西中草药》:“治腰痛:荞麦七、芋儿七、桃儿七各6g。共研细末,每服3g,日服2次。” ②《河南中草药手册》:“治烧伤:荞麦七120g,大黄、地榆各30g,冰片15g,香油500g。4药研粉,香油调涂患处。”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治腹泻、痢疾、便血:荞麦七、地榆各30g。研细末,每服3g,开水冲服,每日3次。”

上一篇:荞麦 下一篇:荞麦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