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腺大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559页(1041字)
【概况】:
基源 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钩腺大戟的块根。
原植物 钩腺大戟Euphorbia sieboldiana Morr.et Decne.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有白色乳汁。根长,外皮褐色。单茎或数茎丛生,基部常带红色。单叶互生而不整齐,无叶柄;叶片为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锐尖,长6~12cm,宽8~15cm,有显着白色中脉,侧脉不显,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全缘。
杯状聚伞花序各具长柄,生于茎顶者,排列为伞形,生于茎中上部叶腋中的花枝常单生,每枝上端具1对叶状苞片,苞片为卵状广椭圆形或圆形,苞内即为杯状花序,杯状总苞顶端4裂,裂片边缘有短柔毛;花单性,无花被,雌花居中,周围环绕多数仅有1枚雄蕊的雄花;腺体4枚,红色,两头呈角状似的钩。蒴果球形,直径约7mm,成熟时先裂为3瓣,每瓣再2裂,种子小,近球形,黑色。
花果期4~7月。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溪边或林缘草地。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日本也有分布。。【化学】:
含对映-13R-羟基阿替斯-16-烯-3,14-二酮(ent13R-Hydroxyatis-16-en-3,14-dione)、对映-13,3β-二羟基-14-酮-阿替斯-16-烯(ent-13,3β-Dihydroxy-14-oxoatis-16-ene)等。
参考文献 Phytochemistry 1990;29(7)∶2343
【药性】:
性味 辛,平。
有毒。
功效 咳逆,破积聚,逐水气,催吐。
主治 咳喘,水肿,痰饮积聚,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
外用:煎水熏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钩腺大戟1.5~3g。水煎服。” ②《福建药物志》:“治痔疮:钩腺大戟适量,煎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