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咳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二卷》第1912页(1042字)
【概况】:
异名 走茎丹参(《中药大辞典》),湖广草(四川、贵州),小退火草(贵州),蔓茎鼠尾(《福建药物志》)。
基源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佛光草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佛光草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又名火灯台草,小铜钱草(四川平安)。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少数,丛生,基部上升或匍匐,高10~40cm,被短柔毛。
根出叶,大多为单叶,茎生叶为单叶或3出叶或3裂,单叶叶片卵圆形,长1~3cm,宽0.8~2cm,先端圆形,基部截形或圆形,边缘具圆齿,膜质,3出叶或3裂时,小叶卵圆形,顶生的较大,卵圆形,侧生的较小。轮伞花序2~8花,在下部疏离,上部稍密集,组成7~15cm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有时顶生总状花序基部具2短分枝,因而组成三叉状的总状圆锥花序;花萼钟形,2唇,上唇梯形,顶端截形,下唇比上唇稍长,深裂成2齿,齿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花冠淡红或淡紫色,长5~7mm,冠筒钟形,长3~4mm,冠檐2唇形,上唇近长圆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近倒心形,侧裂片圆形;能育雄蕊2,弯成弧形,上下臂等长,下臂发育,较上臂为小,分离;花柱内藏,先端2裂,前裂片伸长;花盘前方稍膨大。
小坚果卵圆形,长1.5mm,直径0.7mm,淡褐色,顶端圆形,腹面具棱,无毛。花期3~5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169页.图版39:1-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950m的林下、沟边、石隙等潮湿地。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贵州、四川。。【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全草,晒干。
【药性】: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微苦,平。”
功效 清肺热,止吐血。
主治 风热咳嗽,痰多气喘及吐血,痧症,蜘蛛疮。
①《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痧症,蜘蛛疮。”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清肺热,止吐血。治风热咳嗽,痰多气喘及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