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苓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上册》第477页(922字)
【方源】:
《丹溪心法》卷二。
【异名】:
四苓汤(《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
白术 猪苓 茯苓各一两半 泽泻二两半
【功用】:
①《痘疹金镜录》:利小便。②《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健脾止泻,利水除湿。
【主治】:
脾虚湿胜,水泻,小便不利;小儿阴囊肿痛。
①《丹溪心法》:泄泻。②《痘疹金镜录》:痘内热。③《医方考》:湿生于内,水泻,小便不利。④《寿世保元》:麻疹已出,泄泻不止。⑤《证治汇补》:湿气在中,清浊混乱,小便短少,大便溏泻。⑥《张氏医通》:小便赤涩胀痛,及温热时行烦渴。⑦《文堂集验方》:小儿阴囊忽肿痛。⑧《杂病源流犀烛》:伏暑浊病。⑨《幼科释谜》:风寒湿邪不解,烦渴欲饮者。⑩《笔花医镜》:伏暑小便不通。
【加减】:
湿,加苍术,甚者,苍、白二术同加(炒用);火,加木通、黄芩。
【方论选录】:
《医方考》:湿胜则濡泻。故湿生于内者,令人水泻;湿并于大肠,故小便不利。白术燥而淡,燥则能健脾,淡则能利湿;茯苓甘而淡,甘则能补中,而淡亦渗湿矣;猪苓苦而淡,泽泻咸而淡,苦者有渗利而无补益,咸者直能润下而兼渗利。丹溪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临证举例】:
腹痛泄泻 《临证指南医案》:薛某,腹满下至少腹,三阴都已受伤,而周身疥疮,数年不断,脉络中必有湿热,就腹痛泄泻,腑阳不通,不独偏热偏寒之治,常用四苓散,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一钱半,生于术一钱,椒目五分。
【备考】:
本方改为丸剂,名“四苓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痘疹金镜录》以本方加木通,东流水煎服;或为末,白汤调下。《寿世保元》:水煎服。《文堂集验方》:灯心汤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