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学词典国学基础文库》第498页(1436字)

【生卒】:1139—1193

【介绍】:

心学创始人。字子静,因曾在江西贵溪县西南的象山居住讲学,故自号象山居士,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渊生于南宋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县)的一个平民家庭,从其高祖到父亲,都没有人做官,以开药店为生。陆九渊生当宋金南北对峙时代,少年时就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当他听长辈说起“靖康之事”(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获),便立志习武,以图报国。不过,陆九渊并非将才,他的天分在哲学思辨方面。据其弟子杨简写的《象山先生行状》记载,陆九渊在三、四岁时,就曾经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穷际”这样的问题,父亲答不上来,他竟“深思至忘寝食”。八岁的时候,他听见有人朗诵程颐的语录,心里就觉得不了然:“程颐说的话怎么和孔、孟说的话不大相同?”一个八岁的孩子居然具有这等领悟力,不免流于传奇,但陆九渊的早慧,由此可见。三十三岁,陆九渊参加科举考试,获得进士资格,从此步入仕途,做过地方官和京官,但级别都不高。他坚持儒家“民为邦本”的政治主张,而且见诸行动,按照中国传统的标准,算得上一个好官。就在三十岁前后,陆九渊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并在家乡开门办学。当时,程朱理学虽然也是在野的学派,但已经风行天下,被许多人视为时髦。简单地说,程朱主张“即物穷理”,即通过格物获得知识,通过读书明白事理,然后才能成为圣贤。陆九渊却认为,程朱多读书的主张是做学问,不是做圣贤,依旧没有逃出汉唐注疏之学的窠臼。因此,他就竭力提倡“自明本心”的“内圣”功夫,人的这个“本心”就是“圣人之心”,是人的善根。他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东西南北(空间)、古往今来(时间)就是古人所谓“宇宙”,宇宙之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说来说去,都围绕着一个“心”字,故后代将陆氏之学称为“心学”。他所谓“心”,实际上就是说的“共同人性”。只要能“发明本心”,即使不识一个字,未读圣贤书,也可以“堂堂地做个人”。有弟子问他为什么不着书,他回答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洲强调的是“做个人”,而不是读书做学问,如果本心不明,知识越多越糟糕。他打比方说:“田地不净洁,亦读书不得,若读书,则是假寇兵,资盗粮。”他强调人的自尊自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恶;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这些都是与程朱的主张相反对的。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由着名学者吕祖谦牵线搭桥,三十五岁的陆九渊和比他年长九岁的朱熹在信州鹅湖寺(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见面,就双方的异同展开自由讨论,其中心论题是“为学之方”。朱熹以“道问学”为主,“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则以“尊德性”为宗,“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双方各执己见,往复辩难,都不能折服对方。陆九渊年轻气盛,自称是“易简工夫”,讥笑朱熹为“支离事业”。有趣的是,双方都指责对方是禅学。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朱、陆之间的私交,朱熹后来主持庐山白鹿洞书院时,曾经邀请陆九渊前来发表学术演说,成为流传后世的佳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