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195页(621字)

【生卒】:1527—1602

【介绍】:

思想家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回族。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曾任河南共城(今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刑部郎中。后因父丧去职。服丧期满,赴京候职。隆庆五年(1571)赴南京任刑部主事,历时3年,又赴云南姚安任太守。任满,辞官退居湖北黄安,后移居麻城潭湖芝佛院,只身讲学着书。数年后,辗转到通州(今北京通县)友人经伦家。万历三十年(1602)为人所劾,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逮捕下狱,自杀于狱中。留遗嘱,按回族习俗安葬。其哲学思想承续泰州学派,系王学左派,倾向主观唯心主义,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在社会伦理道德上强调社会平等说,反对圣人凡人之分,智愚之别,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主张自由婚嫁。在文学上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须抒发己见,反对复古模拟。倡导散文,语言犀利、短小精悍、不事格律雕饰。对小说、戏曲,一反正统文人的偏见,给予同、文一样的历史地位,颇具开创性。史学上主张“经史”结合。认为“史而不经”是“秽史”,“经而不史”是“白话”。曾对《水浒传》、《西厢记》、《幽国记》、《浣纱记》等做评点。着有《焚书》6卷、《续焚书》5卷、《藏书》68卷、《续藏书》27卷、《初谭集》20卷、《李氏文集》20卷、《李氏丛书》12本、《易因》、《阳阴先生道学钞》等11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