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斯塔尼·伊利克伯克的故事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268页(731字)

是高昌回鹘王朝时期根据佛教传说从龟兹语译成回鹘语的一篇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传说故事,是高昌回鹘王朝时期的重要文学遗产之一。“其回鹘文抄本于本世纪初被赴往吐鲁番的德国第三探险队所获,现存柏林。1931年,德国人缪勒在《回鹘书面文献研究》第4卷上发表了关于这个故事的研究报告。据研究,该故事是从龟兹语译为回鹘语的。它和《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一样,长期以来在维吾尔人民中间流传着。该故事的内容是:菩萨转生的英雄恰斯塔纳见到人民正在遭受着以热克夏西为首的散布疫的恶魔的摧残……“在那儿,他看到许多妖怪在吃着人肉,喝着人血,将人的肠子缠绕在身上。它们的面孔蓝蓝的,非常可怕,一个个发出凶残的吼声。它们手持三叉长矛,举着旌旗,挺着黝黑、粗壮、高大如山的身躯,火一般的长发披散在肩头,身上文满毒的图案,在大街上窜来窜去。”故事形容恶魔首领热克夏西时说:“它长着三只大眼睛,火红的长发披在身后,眼珠像闪耀的明灯,不停地转动着。很久以来,不知它残酷地吞食了多少人的生命。”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魔鬼那副狰狞可怕的面孔。为了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自己的人民,恰斯塔那以得自人民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无比英勇,不怕牺牲的精神,投入了一场艰苦恐怖的战斗,终于战胜了恶魔,拯救了这里的人民。作品中恰斯塔那王是善良、智慧和光明的象征,妖魔则是传播瘟疫、肆意虐杀黎民的敌人的象征。作品中通过这两个鲜明对比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古代维吾尔人民战胜邪恶,争取美好生活的愿望,歌颂了战胜妖魔的英雄。作品中对比夸张的手法,是被当做加强正面人物形象的陪衬手段而使用的。它成了后世维吾尔文学中有效的艺术手段之一,而兽性类比则是古代维吾尔民族史塑造英雄形象习惯用的手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