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444页(750字)

维吾尔医治疗方法之一。利用岩洞内地热蒸气熏蒸患者治疗疾病。在新疆伊宁市西郊20公里的白云山上,有17个岩洞。洞内喷发着大量地热蒸气,当地百姓称之为火洞。民谚说:“上了白云山,处处有神仙,进了火龙洞,百病都消除”。离火龙洞不远处的一个自然沟口有三块巨石。巨石上有1902年分别用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文刻的“这儿有‘胡大’恩赐的神火,治好了我的病”,“洞内有仙气,进洞病即除”,“洞内有火龙,使我得重生”字样。说明火龙洞很久以前就有了名气。火龙洞有旱洞与水洞之分,旱洞热气熏蒸,干燥、灼热,温度高达50℃,一般患者在洞内熏蒸15-30分钟就得出来,在旁边25℃的洞里休息,然后再进洞继续熏蒸。患者进洞只穿内衣内裤或较单薄的长衣长裤,坐在水泥砌成的条凳上,数分钟后从头到脚大汗淋漓,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水洞则是另一番情景,这里充溢着润湿的高温蒸气,进洞10余分钟,就周身湿漉漉的,在洞内呆30分钟后,得出来晒太阳、吹风,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一个上午反复进洞4-5次。水洞治疗皮癣、疥疮及各种慢性皮肤病和高血压、萎缩性胃炎等有良好的疗效。随着岁月的推移,火龙洞的名声愈来愈大,南北疆前来治疗的患者,与日俱增。1969年,伊宁市巴彦岱乡组织人力,在医疗单位协助下,对火龙洞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洞内喷发的地热气中,含有大量的硫磺、白矾、水晶等多种矿物质,对于治疗各种慢性病有一定疗效,尤其是高血压、关节炎、胃炎、子宫脱垂等慢性病的治疗效果更明显。因而,对山上17个火龙洞进行修饰,建立门诊部,修建27间病房,派了3名医生、1名护士,负责接待和指导病人就医,还在门诊部旁边修建了小卖部和民族食堂,专门配备了运水车和救护车,患者治疗与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