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448页(632字)

抗日战争时期以回族为主的群众团体。1938年初,时子周、王静斋等人发起建立回民抗日救国组织,四五月间成立于武汉,会名“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选举白崇禧为理事长,时子周、唐柯三为副理事长,孙绳武、艾沙等9人为常务理事,达浦生等9人为监事。1939年,迁重庆,在国民党“一个民族”的民族歧视政策下改会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增设总干事,选王农村任总干事。该会建立后,原来各地回民建立的民族、宗教团体相继改组为该会的分支会,它在宣传、组织动员回民参加抗日救国,争取民族平等权利;组织回民国民外交出访伊斯兰教国家,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宣传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决心;组织60多个“回民战地服务团(队)”,开展战地救亡工作;扶助各地回民兴办学校,振兴民族教育;创办《回教文化》杂志,弘扬民族文化,以及赈济灾民等方面做过许多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会址迁南京,改名为“中国回教协会”,公推包尔汉、鸿逵为名誉理事长,丁珍亭为总干事,以弘扬回教文化、发展回民教育、加强教义研究、消除教派隔阂、增强回民团结、发扬爱国精神为宗旨。到1948年,全国已有分会39个,支会388个,区会322个。各分支会也在其活动的地区出版过一些刊物,进行一些有关发展教育,宣传教义,有益于公益的事业。1949年协会总会被少数负责人迁往台湾。该会会刊原称《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1939年改称《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抗战胜利后改称《中国回教协会会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