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54页(409字)

即制作年粑——土家族过年祭祖的一种食品。土家过年,必须有糯米年粑祭祖,而俗规打年粑又必须在腊月二十七日这天,因此,称为“打年粑日”。打年粑要选最白最糯的上好糯米,打出的年粑才洁白有光泽;糯米不好,则打出的年粑既不白又有疵点,俗称“癞子粑”,用之祭祖即是对祖宗的不尊敬。年粑,分为祭祖年粑与一般年粑两种。祭祖年粑要做得大且圆,还要以朱红印上红点、松枝,象征合家团圆吉庆,四季红火;用小米打的祭祖年粑,要做成一种像磨刀岩一样的“磨岩粑”或一种像点火绳一样的“火绳粑”,意为砍火畲种小米,要磨岩将刀磨锋利,用火绳点火烧畲,方才有小米的丰收,并专用来祭祀火畲神婆。杨姓土家族人祭祖的年粑,名为“喜鹊粑”、“犁口绞粑”,意为喜鹊报喜,一年有喜;犁田犁土,五谷丰登。年粑打好、做好,不准吃,要待过年祭祖后,才准吃,而祭祖的年粑,须放至神龛上,直至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才能取下食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