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92页(955字)

1987年12月建立。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县委、县府驻陵城镇。该县原称“陵水县”。据历史记载,建县于唐武德五年(622),曾分属于振州、万安州,宋代降为镇;元代复县,属琼州,县署设在卜吉村;明代正统元年(1436)才迁至南山所(即今陵城镇)。1927年曾成立苏维埃政权——我党领导下的海南岛第一个县级人民政府。1950年4月28日解放,1951年8月14日成立县人民政府;1958年11月,与保亭、崖县合并为崖县(大县);1961年6月3县重新分出,恢复陵水县至自治县成立。现辖7乡10镇、95个管理区、7个居民委员会、630个自然村、2个国营农场和1个林业公司。居民有黎、汉、苗、壮、回等民族。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和平原三部分组成。境内和边界上有大小山岭24座,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西北部边界上的山岭属五指山山脉,吊罗山主峰三角山海拔1500米,为境内最高峰。全境海岸线长达55公里。港湾众多,主要有香水港、港坡港、水口港、港门港、新村港、黎安港、陵水湾等。其中,新村港和黎安港是海水养殖的天然场所,盛产各种、虾、贝和珍珠。大小河流有150多条,主要河流有陵水河、都总河、金冲河、港坡河、南江和英州河。河流纵贯县境各地,分别注入南海。水力、森林和矿藏资源丰富。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水稻、番薯、木薯、玉米、甘蔗、花生、芝麻和豆类;热带作物和水果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胡椒、槟榔、藿香、椰子、腰果、菠萝蜜、香蕉和西瓜等;饲养业有、山和家禽;药用植物有巴戟、益智、山杜仲、百部、天冬和山桂香等;土特产主要有珍珠、海胆、海贝、海螺和石斑鱼。名胜古迹有南湾岛、南平温泉、枫果山瀑布、香水湾、椰子岛、大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海陵珍珠养殖场、彭国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革命纪念馆等。50年代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50年代后,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兴修各种水利工程169宗,有效灌溉面积323592亩;有工业企业301个,建有发电厂、农机制造厂、印刷厂等,年总产值达4万余元;交通四通八达;各乡、镇、农场和厂矿企业均通邮、通电话;有各类学校172所,在校生5.4万人;文化生活较为丰富;医疗卫生机构遍及全县各乡镇;人民生活逐年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