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节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224页(506字)
毛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西北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团、下团等地。分“上团庙节”和“下团庙节”。上团庙节比下团庙节提前五天,即以辰日起倒数至亥日便是;下团庙节,亦称“分龙节”,以夏至日算起,按地支顺序,数到辰日便是。一般在农历五月间进行,历时三天。前两天为庙祭,在“三界庙”前举行。第一天白天请巫师在庙堂内念经请神。晚上巫师跳神演唱,祭天神,祈求风调雨顺,确保丰收;次日,在庙前椎牛祭三界公,感谢他为毛南饲养菜牛和耕牛。自从有了耕牛,毛南族的耕作技术才有了发展。因此,旧时每逢庙节都要杀菜牛来纪念三界公。后一天为家祭,家家户户蒸制五色糯饭、杀鸡鸭、做粉蒸肉,在家里祭祀祖先和三界公等。这一天,在香火前放几株青苗,祈求五谷丰收;让耕牛在栏里休息,用青叶包一团糯饭和粉蒸肉喂它,感谢它一年的劳累;还在神龛前插柳(或“竹”)枝,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密密麻麻地粘在枝上,寓意硕果累累,五谷丰登。妇女们携儿带女,用能保持糯饭经久还软并具有香味的发多叶包五色糯饭,放在竹篮里,回娘家和亲朋好友团聚;青年男女们相邀到野外对唱山歌。椎牛祭神,现已革除,仅在家里供献神农和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