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剧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234页(489字)
亦名南调。土家族地方戏曲。盛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它萌芽于明末清初,由容美田氏土司引进楚调、秦腔、昆曲,融入地方花灯而初具雏形。史载:明末容美土司田元在甲申年除夕感怀诗写道:“纵说青阳好,笙歌下市廛”;“酸心诉画角,伏优厌铃鞉”。其子田霈霖在《封侯篇》里写有:“一剧二剧三四剧,板腔不必争规矩”。说明在明末清初青阳(高腔)、昆曲、秦腔(梆子)、楚调已传入容美。清顺治年间,土司田舜年又引进外来艺人,扩建戏班子,上演孔尚任《桃花扇》等。康熙四十二年,顾采在《容美记游》中,详细记述了土司戏班不仅在宴席招待演出,还在庙会上公演,“乡民有百里来赴会者。”雍正改土归流,戏班艺人摆脱了土司羁縻,将引进的秦腔、昆曲、楚调加以艺术改造,与当地民间音乐、土俗更好地融合。到乾隆年间,终于形成具有鄂西地方特色、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族剧种——南剧。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戏曲工作室对其进行发掘、整理,扶植、发展,使剧目达近千个,角色扮演土俗化。如《巴九寨》一剧,角色头包丝帕,身穿短褐,脚缠绑腿,腰挎单刀,挂吊火链烟杆,以土家人飒爽英姿出现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