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43页(281字)

我国牧区定居与游牧相结合的一种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50年代首先在牧区合作化运动中开始推行。与游牧相比,居住点开始固定,出现有住房、有棚圈和其他有生产生活设施的村镇雏形,可供冬春季节使用。夏秋季节,针对牧草茂盛的特点,仍将牲畜赶到远离居民点的牧场上放牧。一般情况下,老弱病残者和入学儿童则留在居民点生活。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宜游牧,就在定居点附近放牧,并利用棚圈和储备的饲草使牲畜得以安全过冬。实行定居游牧能够合理利用草场,有利于改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是对游牧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