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98页(656字)
十六国之一。羯族石勒所建。石勒从305年起兵后,辗转归于汉刘渊,为渊部将。312年以后,石勒以襄国(今河北邢台)为基地,发展成为今河北、山东地区的割据势力。319年刘曜建前赵。石勒脱离前赵,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330年石勒改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同年称帝。333年七月石勒病死,太子弘继位,以勒侄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摄朝政。349年石勒在诛杀弘及勒诸子以后称帝。同年石虎病死,后赵内乱,诸子争立,互相残杀。305年,石虎所养汉人冉闵乘政局混乱,灭后赵。后赵采用胡、汉分治政策,设置大单于统治各少数族人,又设置专门的官职管理胡人辞讼和出入,甚至强行规定称汉人为“赵人”,胡人为“国人”,并严禁呼羯为胡。石勒、石虎均沿用刘汉的徙民办法,将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迁往其统治中心襄国、邺及其周围地区,以便控制。对人民的统治,除以州、郡行政系统管理外,同时存有以军事组织形式管理并占有人口的制度。石勒初起时,对西晋王公卿士、坞堡主及士大夫多加杀戮。以后则在俘虏中区分士庶,将士族集为“君子营”,以示优待。并选用某些士族为官。后来则恢复九品官人制度,使士族取得了特权。石勒注重教育,设立太学、小学和郡国学,培养将佐和豪族子弟。在暴君石虎统治期间,军旅不息,众役繁兴,征调频仍,刑罚严酷。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起义不断发生。后赵盛时疆域有今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及安徽、江苏、甘肃、辽宁的一部分。历7主,共32年。
上一篇:后燕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