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212页(457字)

南方地区古族名。百越族群的一支。最早见于《史记·南越列传》。秦汉时主要分布在岭南之地,即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关于其来源,《汉书·地理志》称:“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前219年,秦始皇派尉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进军岭南越人,遭各地越人强烈反抗,“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又派任嚣、赵佗率援军入岭南,于前214年平定岭南,岭南始归入秦版图。秦在岭南地设南海、桂林、象三郡,纳入全国郡县制内;修筑道路,筑关隘,加强岭南与中原交通;移民实边,“与百越杂处”。秦灭,南海郡川县令赵佗以南海郡为基础,武力兼并桂林、象二郡,于前206年自立为南越王,建立南越国,都番禺(今广州)。“南越”之名始出现。前196年,汉王朝封赵佗为“南越王”。南越国时期,农业发展,铁器广泛使用,青铜铸造技术提高,商品交换繁荣。佗死,实权落入丞相吕嘉手中,与汉王朝反。武帝元鼎五年(前110),汉军十万分四路入岭南,次年攻入番禺,南越国亡。今岭南之地的壮、黎等族与其有历史渊源关系。

上一篇:南粤民族博览 下一篇:南越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