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304页(431字)

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西南部,乌江南源三岔河上游。

北部、西部和南部与云南省毗连。自治县土地面积6193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多。

其中,彝族7.3万多人,回族5.7万多人,苗族4.9万多人,还有布依、白、水、汉等民族。

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其地旧名巴凡兀姑,后名巴的甸。

汉代属犍为郡县。晋属朱提郡。

自唐至宋,号为乌撒部。

元至元十三年(1276)立乌撒路,后改军民总管府。

明洪武初改乌撒军民府,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隶云南都司。永乐十二年(1414)改隶贵州都司。

康熙三年(1664)设威宁县。1954年11月11日建立自治县。乌蒙山纵贯县境。属高寒山区。

经济以农业为主,产玉米、小麦、铃薯、荞麦。出产优质苹果和茶叶。畜牧业占重要地位。食草牲畜数量居贵州之首。

特产火腿、黄梨等。境内草海为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水产丰富,风景优美。

建立自治县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县各乡都通公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