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毛相思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114页(765字)

【概况】:

异名 蜻蜓藤、油甘藤(海南),甘藤(广西)。

基源 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毛相思子的全草。相思子属全世界约12种,中国约4种。

原植物 毛相思子Abrus mollis Hance,又名毛骨草(《鼎湖山植物手册》)。

形态 缠绕藤本。茎枝细弱,疏被开展长柔毛。小叶22~32,膜质,长圆形,最上面的通常为倒卵形,长1.1~2.8cm,宽0.6~0.8cm,先端平截,具小锐尖,上面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叶柄、叶轴被黄色长毛。总状花序腋生,长3~7cm,约为叶长之半,被淡黄色长柔毛;花紫红色或粉红色,长约0.6cm,4~8朵聚生花序轴的节上;花萼密被灰色柔毛。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约5cm,宽0.8~1cm,被长柔毛,先端具喙。

种子8,卵形,扁平,暗褐色或黑色,有光泽,种阜环状,种脐具孔。花期8月,果期9~11月。

(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641页,图6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谷疏林或灌丛或海滨湿润山地。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药性】:

性味 甘、淡,凉。

功效 清热利湿,消积解暑。

主治 ①《香港中草药》:“清热利湿,解暑。”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草:传染性肝炎,小儿疳积。外用治烧、烫伤,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适量捣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