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20页(808字)
【生卒】:1235—1280
【介绍】:
一作“癹(音Po泼)思八”、“帕克思巴”,法名为罗追坚赞。
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元代首任帝师。属昆氏家族。自幼聪颖过人,三岁能念咒语,八岁能背诵《本生经》,九岁能为人讲经,故被尊称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
南宋淳祐四年(1244)于拉萨出家,受沙弥戒,从伯父萨班·贡噶坚赞学习大小五明及多种显密典籍。是年与弟恰那多吉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蒙古窝阔台第二子阔端,归顺蒙古。淳祐十一年忽必烈召见于六盘山,尊为上师。
后萨班病重,返归凉州,萨班授予其衣钵及法螺,继任萨迦教主。宝祐元年(1253)随侍忽必烈左右。翌年,忽必烈赐“优礼僧人诏书”。三年于河州(今甘肃临夏)从堪布扎巴森格受比丘戒。
其所提减免差税徭役和不可独尊萨迦派之主张,赢得藏区僧俗首领和广大信徒的拥戴。蒙古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尊为国师,赐玉印。
至元元年(1264年)领总制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藏族地区事务。翌年返归西藏,清查户口,设官封职,确定赋税,并创设管理宗教事务之“拉章”组织,为元朝在西藏建立地方行政机构。
五年协助元朝划分卫藏13万户。六年抵达大都(今北京),呈献奉忽必烈之命制的“蒙古新字”(即八思巴蒙古文),次年颁行。
忽必烈曾3次于其座前领受金刚乘密法灌顶,故将卫藏十三万户划归其管辖,并加封“大宝法王”,更赐玉印。十三年由太子真金护送,返回萨迦寺。十四年集7万余康藏僧众,于后藏曲弥仁摩寺(今西藏日喀则东南)举行大法会。卒于萨迦。
忽必烈封其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一生博学多才,秉性谦逊,不仅精通显密教理,且擅长语言、文字和翻译。
着述有30余种,主要有《萨迦五祖集》、《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习学略法》和《彰所知论》等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