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91页(568字)

仡佬族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之际,各地仡佬族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采摘新粮,加工成新米饭祭祖先,纪念开荒辟草的祖先,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果实。

有的地区还杀,个别地区还杀祭天、杀祭地。吃新日,贵州安顺、平坝、普定一带大多定在七月的第一个辰()日或戌()日;关岭、郎岱、水城一带是七月择辰日、八月择巳()日,故有“七吃龙,八吃蛇”之说。

吃新这天摘新,无论摘谁家(包括外民族)的,都不干涉,反而认为借此能让开荒辟草的仡佬族祖先领受是吉利的表现。此节在广西隆林磨基是八月十五日,这天要拿酒、肉和新米饭到田头祭祀;祭后摘最大最长的三穗稻谷和两穗小米,带回挂在灶上,而且必须在这以后才能吃新米、新包谷。

仡佬族吃新节的日期和形式各地虽不一致,但都非常重视,视为仅次于年节的大节日,有的地区还一连祭供5-7天。②侗族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七月间举行。

各地称呼和过节时间不一,有的称“打半”,意思是上半年过去了,农活也做完了一半,时间定在下半年的头一天,即农历七月初一。

有的地方过“六月六”,也有的地方过“六月十二。”在早稻刚成熟时,家家摘取新禾,尝新米饭,并以鸡、鸭、供奉祖先;同时唱侗歌、侗戏,斗牛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