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143页(445字)

苗族建筑,盛行于黔东南,尤其是雷公山区;其次为湖南城步、川东南的彭水、黔江等苗族地区。

黔东南苗族的吊脚楼在建筑工艺、土地利用方面具有代表性。即清理地基时,需把斜坡挖成或砌出z字形,使房屋的前半部与地面形成较大空间,前半部的楼下有木柱,此谓“吊脚”。这种吊脚楼已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干栏建筑,而是汉化了的干栏,即梁柱组合,枋檩联衔架。此外,当地吊脚楼的堂屋前半部有双扇大门和叫作“冒角”的偏厦。

雷公山区多为3开间带1间偏厦。一般楼上住人,楼下空间作牲圈和堆放柴草,上下楼有两条路,一条是白天走的,从外走廊到房屋一侧的楼梯;一条多为夜间使用,从楼面的地门而下。

水族民居。流行于贵州东南三都水族自治县等水族地区。

因地制宜建于斜坡或一侧临水、临沟处,房舍的一侧临空扩展,让其吊在主屋之后或一侧,并在下面安上柱子,故名。是介于干栏式木楼和地屋之间的一种建筑形式。

吊脚部可用于关养牲畜或放置农具。楼上四周镶嵌木板壁,屋顶多盖有杉树皮或茅草,瓦房顶很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