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507页(460字)

羌族丧葬习俗。

村寨中老人去世,先鸣枪3次报丧,全寨人都来吊唁。死者着白衣装殓,首先由长辈在遗体前宰一只为死者“引路”,将羊剖开,若发现羊的内脏何处有病,就认为死者由那种疾病致死。

然后请端公对死者超度。

端公把死者一生之事迹编成歌词,用忧事调演唱。

丧家备饭菜、咂酒招待守灵者,大家唱凄切的挽歌,跳起忧事沙朗舞,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出殡时,先鸣炮数响,大家唱忧伤的歌,有的骑着马灯,有的扮作武士,身着盔甲、扛着花枪,随灵柩来到墓地,在墓坑处绕3圈后,把灵柩放在墓坑前的凳子上。

这时身着武士服装的人,在灵柩两边相对肃立,端公身穿皮铠甲,头戴皮帽,在灵柩前诵经祈祷。祷毕,两边肃立者开始“对刺打仗”或来回奔舞,发出“啊哈、啊哈”的叫声。

端公手持长剑在两“军”中来回穿梭,显示出古代打仗的气氛,叫做“劝丧”。“战斗”结束后,众人又跳起忧事沙朗舞,以酒祭奠天地、亡人。待预先测定的下葬时辰来到,全体肃穆,端公指挥灵柩下葬,用石、泥垒成坟墓。端公念经,大家大哭几声,表示葬礼结束。

上一篇:全猪席 下一篇:劝饭山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