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

书籍: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 更新时间:2018-11-06 14:47:0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第1277页(438字)

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的一对范畴。

人有二义,一指人类或社会群体,二指他人。与“我”相对而言,表示一种相互联系的人际关系。中国古代关于人我关系有三种基本观点。

(1)为我说。《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2)兼爱说。《墨子·兼爱》:“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3)兼善说。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种不同的人我观,贯彻于教育实践之中,便形成不同倾向的教育哲学思想。儒家的兼善说适中道而行,比较切合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实际情况,故得以广泛流行;墨子的兼爱说比儒家更为积极,但“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很难做到,故随着墨学中衰而影响不大;杨子的为我说以自爱为主,流行于魏晋北朝时期。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的命题,视宇宙为一体,要求仁人爱物,将人我关系扩大到物我关系,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仁学思想,成为宋明理学教育哲学的一个核心观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