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深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58:2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142页(1415字)

【生卒】:1894.12.31—1955.8.29

【介绍】:

字浅哉,号伯骏。

学名洪达。笔名有深、庄正平、乐水、肖振声等。江苏武进人。1915年创作第一个有对白的独幕话剧《卖梨人》,1916年创作五幕话剧《贫民惨剧》。

同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考取公费赴美留学,攻读陶器工程。1919年转入哈佛大学,专攻戏剧表演和导演,其间曾创作三幕英文剧《虹》、《为之有室》和独幕英文剧《回去》、《郎织女》。

1921年与张彭春合作英语对白剧《木兰从军》,以其演出收入救济华北水灾难民。1922年回国后,先后在复旦、暨南、山东、中山、厦门、北师大等大学任教,并从事戏剧和电影的编导工作。

1922年冬,创作了反对军阀混战的九幕话剧《赵阎王》,深刻地揭示了罪恶的社会是逼人为恶的根源,戏剧气氛浓重而紧张,节奏强烈,人物形象感人而深刻,从而推动了新剧运动的发展。1923年加入上海戏剧协社,任排演主任,实行男女同台。

1924年改编话剧《少奶奶的扇子》,成为我国现代话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节目之一。后又改译《黑蝙蝠》和《第二梦》。

1925年进入电影界,被聘为明星影片公司的编剧顾问,并创办中华电影学校,创作了《申屠氏》、《爱情与黄金》、《冯大少爷》等电影剧本。这些作品比起他的早期剧作,其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均略有不及,但艺术表现手法则更趋成熟。

他的基本创作思想是:“戏剧艺术为人生,为痛苦的人生叫喊。”1926年他一边在复旦大学和暨南大学任教,一边积极筹建了复旦剧社。

1929年加入南国社,主编上海《时事新报》副刊《戏剧运动》。同年上海放映美国辱华影片《不怕死》,当场表示抗议,影响很大。

1930年后先后加入“左联”和“剧联”,出任现代学艺讲习所所长,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1930年至1932年,创作了反映江南农民苦难生活及其英勇斗争的农村三部曲:独幕剧《五奎桥》、三幕剧《香稻米》和四幕剧《青潭》,这是“五四”以来第一次较全面地反映农民的苦难生活及其斗争的优秀话剧。

他还参加组织明星电影制片公司编剧委员会,为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执行委员,导演和创作了一些优秀影片,编写和出版了《洪深戏剧论文集》、《电影戏剧表演术》和《电影戏剧编剧方法》等书。1931年至1932年春,曾被迫离开上海,避居天津。回到上海后,受聘于明星公司,先后创作十几部电影剧本,发表了大量电影评论文章。1937年创作独幕话剧《走私》(合作)、《咸主义》(合作)、和《钨》。

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戏剧活动,组织救亡演剧队,转赴内地,进行抗日演剧宣传活动。1938年在武汉任军委政治部三厅戏剧科长,创作独幕话剧《飞将军》、一幕四场剧《米》。不久到重庆,创作剧本《包得行》、《黄白丹青》、《鹤顶红》、《女人女人》、《鸣早看天》等,后又导演了《再会吧!香港》、《祖国在呼唤》、《法西斯细菌》等。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在复旦大学、上海戏专任教,并编辑《戏剧与电影》周刊,导演过话剧《丽人行》等。建国后历任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对外文协副会长、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等,创作话剧《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等。他一生创作、改编和翻译了三十多个话剧剧本,创作和改编了三十多个电影剧本,出版戏剧和电影理论专着十几部,导演话剧和电影五、六十部,发表了大量剧评和影评,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剧作家和戏剧活动家,为我国话剧和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