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9:14:5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335页(516字)

郭沫若所作五幕史剧《屈原》中的形象。

该剧的主要人物都是史有其人,唯独婵娟是完全虚构的角色。作为戏剧形象,她在剧情的推进中以“屈原辞赋的象征”而显示了自己的悲剧性格特征。同受屈原教诲的婵娟和宋玉,身份悬殊,一个是侍女,一个是学生,但当风浪袭来时,前者深知屈原遭了陷害,楚国将失掉一大柱石,后者却投靠公子子兰、靳尚,反诬屈原;前者敢于反抗怀王的宠姬,后者却鲜廉寡耻地甘当郑袖的“小臣”和怀王的“义子”;前者不为权势所屈,被投进囚槛而不悔,后者却乘人之危去诱迫她顺从子兰。

诵屈赋的婵娟成了屈原的精神上的弟子,而名义上列于屈原门墙的宋玉却成了无耻的文人;这种对比性格的撞击,发展了戏剧冲突,区别了美丑。

婵娟被卫士甲救出,与屈原在东皇太乙庙相见,误饮了毒酒,她省悟到这酒来自郑袖、靳尚,就深幸自己能以“微弱的生命”救助了屈原,因为这无异于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最后,屈原把长长的篇《桔颂》展了开来复盖她的遗体,而这诗篇已在第一幕、第三幕里被织入戏剧情节,此时就水到渠成似的成为这个悲剧形象的美学评价。

婵娟是屈原的补充性格,剧作者从屈原诗篇中摄取诗情,塑造出这个“诗的魂”,无疑是一项创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