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写作——答《文艺知识》编者问八题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22:50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309页(587字)
叶圣陶、朱自清、唐弢作。
初载于1947年7月《文艺知识》连丛第一集之三。《文艺知识》编者向三位作者提出“通常所谓散文、小品文、杂文,它们究竟有些什么区别?”,“散文的结构有何凭据?”,“意境是什么?怎样产生的?”等八个问题,三位作者分别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们都认为“散文、小品文、杂文其实是三位一体的”,“除去小说、诗歌、戏剧之外,都是散文”,“最狭义的散文是文艺的一部门,跟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批评并立着,小品文和杂文都包括在这一意义的散文里”,这反映了四十年代人们对散文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趋于统一。
关于“意境”及其产生问题,叶圣陶认为“接触事物的时候,自己得到的一点什么,就是‘意境’,也就是‘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一句话里那个‘自得’的东西”;朱自清觉得“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体的暗示抽象的。
意境的产生靠观察和想象”;唐弢以为“一个意境的产生,是由作者的经验,配上当前的题材,也就是想象和事实两者揉合而成的新的境地”。概括说来,散文中的意境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与抽象、想象与写实融汇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我国现代散文理论批评史上,对意境问题的探讨,这似乎是第一次,因而对后来的散文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影响。三位作者对有关散文写作几个方面的问题的阐述,较为具体深入,可说是现代散文理论批评史上一次带有总结性意义的“答问”。
上一篇:报告文学纵横谈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