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伯特 社会心理学 1924(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178页(12449字)

弗劳德·亨利·奥尔伯特(Floyd Henry Allport,1890~1978),是最早涉足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家之一。他长期任教于西拉克斯大学。从1922年到1925年,他先后担任《变态和社会心理学杂志》和《社会心理学杂志》编辑。他认为必须利用当时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即行为主义和实验主义来研究社会心理学。他的理论取向是社会心理学,强调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意识。他就团体对个人的影响作了一系列富有成果的实验研究。他收集了许多彼此相关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并指出实验方法对于团体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他从刺激——反应的角度撰写的《社会心理学》(1924)一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早的几本系统性着作之一。这本书使社会心理学早期的实验法及其成果广泛为人所用,对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下面按章节顺序摘要叙述他的《社会心理学》一书的主要内容。

导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行为及意识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及意识的科学。其中,行为是基本的研究对象。意识是伴随行为发生的,它不是行为的原因,但研究意识有助于了解行为。行为的过程是这样的,有机体受到刺激,产生需要,同时神经冲动传入神经中枢,再传出到肌肉上,肌肉产生活动以满足需要。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个人的社会行为是指个人的能对他人产生刺激的行为,或者是个人对他人的行为所作出的反应。社会行为的目的亦在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个人的社会意识是个人对于社会事物及社会反应的意识,个人的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的社会意识旨在理解个体的社会行为。

任何团体(包括群众、集体、阶级、组织)的行为和意识都不过是个人的行为和意识的集合而已,团体之形成乃是个人间互动之结果,故必须根据个体的行为和意识来解释团体的行为和意识。

第一编 个人的社会方面

第1章 人类行为的生理基础。

有机体通过反射弧对内外刺激作出适应性反应。对刺激的先天遗传的反应谓之反射,后天习得的谓之习惯。反射弧由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组成。

神经原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适于收集、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元靠突触(synapse)相互连接,神经冲动在突触处遇到的阻力较大,这种阻力也会因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突触使神经冲动在神经系统内单向传导。

神经系统由脑、两对头神经、脊髓、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组成。前四者合称脑脊系。脊髓功能有二:一是传导神经冲动至中枢或外周;二是连接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脑由延髓、小脑脑桥、中脑、小脑、大脑半球、视结和胼胝体组成。大脑半球由灰质(皮层)和白质构成。皮质有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三个机能区。中枢神经系统的皮质下部分是先天、原始反射活动的中枢;而皮质部分则是社会化行为的基础。

自主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和腺体活动的,它是反射弧末梢在内脏部分的扩展。自主反射中枢仍在脑脊髓中,其刺激来自内脏和腺体。自主神经系统由头部第五对头神经、交感系和骶系组成。头骶系和交感系在同一器官上的作用相互颉颃。自主神经系与头脊系相连,故来自身体的刺激可引起身体或内脏的反应,而来自内脏的刺激亦可引起身体或内脏的反应。性与饥饿这两种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发源于自主感受器之中,而自主行为的运动方面是情绪、情感与人格的根本。

行为所包含的复合反射有同盟反射与颉颃反射、连锁反射、循环反射与交替反射(即条件反射)。一条感觉神经上的冲动,引起一条运动神经兴奋、另一条抑制,发生颉颃反射。若两条运动神经都兴奋,则发生同盟反射。第一个反应构成刺激引发第二个反应,此为连锁反射。循环反射是指某一运动器官的反应构成刺激,反过来又引起同一运动器官的反应。交替反射,实际是指刺激替代的条件反射,它是解释行为变化和学习的最重要的法则。

第2章 基本的活动——遗传的及习得的。

人类的复杂行为是在一些最基本的、遗传的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逐步发展而来的。这些反射可分为两类:一是退避的反应,如婴儿的撤退、拒绝;二是接近的反应,包括饥饿反应、感觉区反应和性的反应。这些反射能满足个体最基本的需要,故和其他反应相比,它们是强有力的,故称之为超势反应。

作为先天的反射,原先引起这些反应的刺激是极简单的。后来,通过交替反射,其他的和较为复杂的刺激和情境也成为引起这些反应的有效刺激。先天反射中的反应原是粗略不分化的,后通过尝试错误过程,这些反应变得更加精确、分化,成功地满足需要的反应被保留,无用的反应则被舍弃。这样,通过学习,改变原有的基本反射,形成人类的种种基本活动,这些基本活动同个体基本需要的满足有关,故也是强有力的,称之为超势习惯。

社会文化环境也是通过交替反射和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来改变个体行为,使之社会化的。社会的东西如态度、表情、语言等,通过交替反射,成为引发反应的刺激。社会的语言、传统、风俗、知识等通过个体尝试错误的过程,变个体纯粹个人的反应为社会化的反应。

有些理论家把人类的种种超势习惯视为本能,这种观点是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发展的影响。在理论上,这种观点也不利于对个体行为发展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3章 感觉与情绪。

自主神经系统与头脊系相连,故任何内外刺激都会引起躯体和内脏的反应,其中包括面部的表情运动、四肢和躯干运动、内脏反应及血管、皮肤的反应。这些反应混合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相应感觉区域,产生混合感觉经验,这就是情绪。

情绪有愉快的和不愉快的区分,前者主要产生于头骶部神经的活动,伴随接近反应;后者产生于交感神经的活动,伴随退避反应。通过交替反射,与饮食和性相关的其他刺激也能引发愉快的情绪;与引发退避反应的刺激相关的刺激亦能引发不愉快的情绪。社会性刺激通过交替反射引起情绪反应。同一性质情绪的内脏反应模式是相似的。特定的躯体反应模式刺激动觉感受器,动觉感受器所发出的冲动是区分属同一性质的不同种情绪的要素。个体对复杂的情境的不同方面作出不同反应,故部分内脏为头骶部所支配,另一部分为交感神经所支配,内脏的活动投射到大脑皮层,产生由不同性质的情绪混合而成的复合情绪。

第4章 人格——社会性的人。

超势反射、超势习惯、思想及情绪是行为的基本要素,用它们可以解释行为的发生发展。

人格特质是指行为的一些基本方面,用它们可以从整体上去描述和评价人。人格主要是一个社会事实。

人格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个人的先天物质禀赋;二是后天习得的习惯系统。先天的物质禀赋包括:(1)能量(脑皮质部的因素,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由此所生的行为特质包括理智的活动的特点和特殊活动上的技能;(2)身体的反应速度、身体的行动阈、身体的协同作用,由此所生的是运动的特质;(3)内脏的自主阈、内脏的调节和腺体的活动,由此所生的是情绪及心情的特质;(4)形态上的特征,它同后天的习惯系统共同作用所生的行为特质包括习惯的动力和趋向,对己对人的反应、对先天禀赋的特点补救及预备、社会化及品格。故人格特质是以先天组织及习惯系统为基础的一群特殊反应。

特质在重要性方面应是最基本的,并且彼此应是不相包含的。人格特质包括智慧、活动性(mobility)、气质、自我表现、社会性五大范畴。智慧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或推理的能力,它包括记忆学习的能力、观察力、创造想象的能力、特殊能力、判断力和一般的适应能力;活动性是指常见的运动特征如速度、冲动性、控制、稳定性及技能,包括好动与好静、冲动和抑制(控制)、意志力、技能、风格。气质包括情绪频率及变化、情绪的广度、情绪的强度、特殊的心境、情绪态度。自我表现重在描述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它包括内驱力(drive)补偿、外向和内向、洞识(insight)、支配与服从、扩张与退缩。社会性(sociality)指个人对于社会影响的感受性。它包括对于社会刺激的感受性、社会化程度、社会参加和品格。其中,智慧、活动性、气质表示的是个人先天才能及其神经、肌肉、腺体的特殊的组织机能,主要以先天禀赋为基础。自我表现和社会性是表示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特点怎样影响个体的实际生活适应。人格特质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5章 人格之测量。

人格测量方法有友伴判断法和客观测验的特殊方法。友伴判断法是让相关的人对某人的人格作出判断。它可分为系统问答法和评定法两种。系统问答法是用一系列涉及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特殊问题来让人作是或否的判断,然后根据结果分析这个人的人格特质。评定法是参照某些选定的特质,由若干个评判人把个人分列成等级,然后分别求出此人在各个特质上所得分数的平均数。评定法又分为记分法(scoring)和列等法(ranking)。客观测验法是指用标准化的测验测量个体某种人格特质的方法。客观测验的条件是:一、各个特殊测验必须标准化;二、测验的结果要和用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有较高相关。各种人格特质之间各有一定的相关程度,这些相关的组合构成人格特质的组合模型,据此可归纳出各种人格类型。人格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故个人是社会行为上的一个单位。

第二编 社会行为

第6章 社会行为的性质及其发展。

社会行为是行为之一种,其中的反应或用作社会刺激或是由社会刺激所引起。社会刺激乃是一个动物所作的任何运动、表情、手势和声音。根据在全面刺激作用上的地位,社会刺激可分为直接的社会刺激和辅助的社会刺激。前者能直接引起反应;后者对反应只起改变、转向、增减等辅助作用,反应本身主要由非社会刺激引起。社会行为可分为直线式的和循环式的两种。直线式的是指甲发出的社会刺激只引发乙的反应。循环式的是指由甲发出的社会刺激所引发的乙的反应反过来作为刺激又引发甲的反应。社会行为又可分为操纵的和自己适应的。强有力的个体能利用其行为去操纵其他个体;而弱小者自己去适应自己无力改变的环境。

从动物社会行为进化史中可以发现,昆虫以上动物的社会行为大都是直线式的,循环式的较为稀少;较低等动物只有自己适应的行为;鸟类及哺乳类已获得了操纵的社会行为,这是通过尝试错误过程习得的。人类主要是用语言、风俗习惯和社会制度来操纵他人的行为。

第7章 社会的刺激——语言及手势。

根据刺激行为所用的方式,社会刺激可分为发声的行为、面部身体的行为和较小的刺激三种。其中发声的行为包括不分明的声音和语言。

语言的发生发展必须经过一定的能使语言发生社会作用的社会情境。其过程如下:无论是婴儿还是原始人,语言都肇始于手势,手势之中含有自然的情绪表现、指示及叙述的运动,发声是其中之一。婴儿或原始人发声表现开始都是由于声带的作用。通过学习,个体逐渐理解手势及音调感叹的意义,于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另外,通过学习,会利用这些手势或发声反应作为刺激去操纵他人的行为,这样偶然发出的声音演变成一种符号。

随着儿童的发展,儿童能将口舌部所发出的辅音及声门所发的元音结合起来发出语音音节。这种发音起先是随意、自发偶然的,然后经过循环的自己刺激,耳朵就能控制这些语音,以后,当他听到别人说这个音时,自己也能说出这个音。然后通过交替反射,这个音所指称的事物成为替代刺激,使他发出这个音,这样这语音就获得一定的意义。

由于运用语词可以满足超势需要,所以起先只起指称记名作用的语词逐渐被扩展了范围,起操纵他人或社会情境的作用,如向别人要名词所指称的东西。由此可见,人类的一切进步,是以超势需要为基础的,而操纵他人以满足超势需要是语言学习的动力。后来,语言被用于操纵非社会性刺激,使其成为满足需要的有效工具。

语言作为社会刺激,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典章制度、舆论、传统都是通过语言文字予以制度化的。

第8章 社会刺激——颜面和身体表情。

面部肌肉有24对,依其所在的区域可分为7类:眉及前额、眼、鼻、上唇、下唇及下额、口腔、下颚。各类面部肌肉联合起表情作用。

颜面表情可分愉快的和不愉快的两大类。愉快的表情的面部肌肉模式为:口角上举、两颊亦上举而眉平;不愉快的表情的面部肌肉模式为口角下凹、两颊向下伸长而眉皱。表情有百数十种之多,它们可归为痛忧、惊怕、愤怒、厌恶、快乐及其他种种态度。其中,前四种是不愉快的,第六种是中性的。这六大类表情各有其面部肌肉模式。

面部表情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习得的。所遗传的只是原来有用的反射,并不是其表情意义。遗传的反射模式乃是后天表情发展的基础。社会环境在表情形成上有重要作用,对个体而言,有些面部肌肉运动如对其控制、操纵社会环境有用,亦能被保留下来。从发生方面看,面部表情是建立在两种基本的情感表现,即愉快的和不愉快的反应基础上。这两种面部反应乃是与其相应的情感状态的先天伴生物。这两类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正好相对,这是因为产生愉快感受的头骶部神经和产生不愉快感受的交感神经在肌肉上所产生的效果正好相反。面部反应在婴儿生活中最早出现,后来加上特殊的肌肉收缩,便逐渐改变。在以后的生活中,这些适应反应或被分化、或被抑制、或被废弃,有时也被唤起应用,但其作用只能和其原来的机能相似。不过面部肌肉的运动仍存在不变,用来指示其中所含的情绪状态和态度。通过交替反射,其他复杂的或理智的刺激都能引起表情反应,而且引起表情反应的刺激范围逐渐扩大,理智化程度逐渐增加。

人类的面部表情和体势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表情本身能替代原有刺激而成为一种刺激,而能引发接近的或退避的超势活动。父母或成人的表情对儿童反应具有指导作用。在各类表情中,笑与身体的痛苦是最容易辨认的,在表情判断的准确性上,惊愕、惧怕、恨居中,而厌恶、愤怒、态度的表现、怀疑则居末位。辨认表情的能力有很大的个别差异。表情刺激一般作为辅助性刺激,可表露出下意识的情绪态度。

第9章 对于社会刺激的反应——简单的形式。

由社会性刺激而生的较为简单的反应方式包括:同情、摹仿、暗示及笑四种。

同情(sympathy)是指他人的任何情绪或感情都能引起个体发生同样的状态。同情并不是本能的过程,一个人所表现的情绪,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并无直接的影响。同情者发出的情绪并不一定和发出情绪刺激者的情绪一样,而是同情者过去通过交替反应所形成的习惯系统的一部分,是由当前的情境和原有情境具有共同成分所引起的。同情可以使个体更好地了解他人,但并不一定由此形成博爱和社会正义。

摹仿并不是先天的本能倾向,也不存在一般的本能的摹仿冲动。有许多被称为摹仿的动作实际都是因为反应同和反应本身相似的社会刺激发生交替反应之故。有些被称为本能摹仿的现象实际是交替的循环反应。另有些所谓摹仿并非是因为人与人的相互摹仿,而是大家受到相同的刺激从而发生相同的反应。有些摹仿是用作满足超势需要的工具。

暗示是指刺激发出者直接控制接受刺激者的行为和意识,使之不受思想的影响,并养成一种态度倾向的过程。一个暗示就是一个社会刺激。

笑的动作生来就有,是一种先天的反应,它是由身体感觉区发痒区受刺激而引起的。后来,通过交替反应过程,有更多的事物包括社会性刺激也能引发笑的反应。所有引发笑的刺激都有一个特点,即使人看出情境中明显的不合理之处或能造成一种态度的突然转变。也有些笑是由于被压抑情绪得到释放。笑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所笑的不合理现象,只是起于人的感情、行动及人格的自相矛盾。

第10章 在团体中对于社会刺激的反应。

集合可分为团体、群众两种。团体是由共同从事某一件事情的或共同考虑某些计划和题目的、共同分享某种情感体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的集合。团体又分为共同动作的团体和面对面团体。在共作团体中,成员之间并无直接互动,社会性刺激在其中只充当辅助性刺激,社会性刺激对团体成员所共同从事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辅助性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社会助长和竞争实现的。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共作团体所发出的社会刺激能提高个人工作的速度和数量,这在体力工作上要比在脑力工作上更为明显。但共作团体所发出的社会刺激却不能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注意的稳定性,实际上,有些人在共作团体中工作质量有所下降。

共作团体所发出的社会性刺激对个人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个别差异,它因个人的年龄、能力及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

团体对个人的工作之所以具有促进作用,可以用社会助长和竞争来解释。所谓社会助长是指旁人如和我们做着同一种工作,则旁人的工作本身就起某种辅助性社会刺激的作用,会增强或促进我们自己的反应。一切共作团体的活动,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竞争伴随情绪反应,情绪会助长工作的速度和数量,但与工作质量无补。

两个人或多个人谈话或相互直接作反应而形成面对面团体。面对面团体所生的社会性刺激是直接的。社会控制、社会参加和性的吸引是面对面团体中互动的动力。对话与讨论也是面对面团体中的互动形式。

第11章 在群众中对社会刺激的反应。

群众是由若干人所组成的一种集合,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朝某个共同的目标发生反应,这种反应是未经社会化的、原始的超势反应,并且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

大多数的群众都是争斗团体,其成员的基本需要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以暴力予以反抗。故群众是非理性的,群众中的成员常用合理化、漂亮的话、不宽容、责备等思想方式来掩盖其行为动机的自私。群众的敌人乃是妨碍满足其超势需要的人;如满足超势需要的障碍是客观环境,而不是人,则群众会找出个替罪作敌人,以证明自己暴力行为的合理。

个人在群众中的情绪反应要比其独处时要强烈得多。原因之一是在群众中,他人的表情及动作构成辅助性社会刺激,对个体的情绪反应起了一种社会助长的作用。他人的动作表情必须同个体自己的表情、动作性质相同即都是由同一种刺激所直接引起的,才会对个体起社会助长作用。原因之二是,个体屈从于大多数人,且易受暗示,以及他本身就有一种发泄预备的超势反应的倾向,这些都会增强个体在群众中的情绪反应。如果排列个体在群众中的空间位置,使他们之间的相互刺激达到最大,则会使群众的反应和情绪最强烈。群众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领袖之间,由于循环的刺激反应作用,可以使社会助长的作用更为加强。因此,群众的兴奋力量随群众中个体的数目呈几何级数上升。

在规模较大的群众中,个体想象那些没有被他直接知觉到的成员,也正和他自己一样在对同一个目标作出反应,这样,这些人也能对个体具有社会助长作用。另外,在群众中,个体会把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其他人与他持有同样的态度,发生同样的行为,而这又反过来对个体具有社会助长作用。

群众中的成员由于屈从于大多数,故是保守的,他不容许他人批评群众所持的原则,不容许他人违抗群众的命令。

群众中的个人存在着心理冲突,即扫除障碍以满足超势需要的自我中心的冲动与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遵守法律、尊重生命之类的社会化冲动之间的对应。但在群众中,由于社会助长及社会的投射,个体的自我中心的冲动压倒社会性冲动,从而导致产生不顾一切道德规范的暴徒。个体在群众中将自我中心的冲动予以合理化,为自己非社会冲动的发泄找借口。

第12章 社会态度和社会意识。

一般的社会态度是指我们对人倾向于准备作出较为社会化的、符合礼俗的反应。

进入特定的团体,我们往往持有特定的态度。这种特定的态度决定我们在其中的行为反应。同一事物若是在不同团体中刺激同一个体,所引起的反应可能完全不同。

人类都有种自我表达的态度,即希望把自以为重要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他人。

对不同的个体,我们都具有不同的反应准备倾向。因为每个人的人格的外显行为都构成一类特定的刺激,导致我们对他所作出的反应模式不同于对其他人所作出的反应的模式。

我们对他人作出某类特定反应决定他人对我们的态度,而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又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自我意识。个体如果希望他人对自己持有某种态度,就会做出相关的行为,以使他人对他持有他所希望的态度;他人对个体的态度形成以后,个体就会努力采取行动以维持这种态度。

社会意识是伴随社会刺激所引起的社会态度和外部反应而生的意识。最初,儿童为满足超势需要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时,逐渐能区分自我和非我(环境)。然后,又逐渐能区分出环境中的社会性刺激和非社会性刺激,并产生相关的社会印象,并逐渐认识到他人同自己一样是实在的,能理解他人的表情,并利用表情与他人交流。这时,个体的自我大半是社会的我,发展到最后,社会的我与实在的我的差异消失。社会助长会增强个体的社会意识。

第13章 社会适应(上)。

社会冲突可分为外显的和内隐的两种。前者表现为满足超势需要的未经社会化的争斗反应。后者是指在个体内心发生的、后天形成的习惯同原始的超势反应之间的斗争。内隐冲突是普遍存在的,较大的有争斗冲突、与性有关的冲突和自卑的冲突。

外显的争斗反应,被相反的社会化冲动所抑制,这两种力量转入内心形成争斗冲突,同时与争斗有关愤怒的感受增强。由争斗冲突而生的愤怒反应有三种:一是在实际上或在想象中,对冒犯自己的人持有敌意或复仇的态度;二是自制的,非抵抗的反应或审慎的友谊。三是退让反应。其中有的是争斗冲突的成功的适应方式。另有一种愤怒是为掩盖自己真实的自私的动机,此为合理化的愤怒。

女子比男子对人和感情之事更有兴趣,而男子对物更有兴趣,这是由于社会对男女施予不同训练之故。女子的性冲动所受抑制要较男子为多,故导致相关情感增强,故女子比男女更富情感性。性爱的冲动为成年女性的中心动机,表现为关心和爱护之类的行为。男子的冲动满足方式更多、范围更广,男子常把自己的性放纵态度投射于女子,猜疑女子,并将这种猜疑合理化。

夫妻间的性反射乃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家庭冲突所引起的愤怒可由性爱引起的愉快反应予以抑制、补救。

性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是夫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性需要不能在婚姻中得到适当满足的原因在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养成了对性的不正确态度,导致性冲突。防止夫妻失和的唯一方法是在性生活上相互完全适应。

家庭中另一种与性有关的个体内心冲突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子女对异性父母的性爱与社会伦理之间的冲突。实际上,青春期前儿童对父母的爱系生于感觉区反应的一种交替作用。通常异性父母通过交替作用成为子女爱的对象,这是因为父母无意识中对于异性子女的爱较为强烈。到了青春期,感觉区的反应已同性反应系统结合,使子女对父母的爱染上性的色彩,故在青春期子女对异性父母的爱受到压抑导致内心冲突。为解决这一冲突,子女必须在家庭外找一异性来替代对异性父母的爱。这种内心冲突解决不当,会导致心理病态。

另外,子女如缺乏父母的爱,就会缺少同情心、对社会影响不敏感、社会化不良。

人若想否认自己的缺点,保持自尊心,但又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缺陷,则产生自卑冲突。自卑冲突系生于智慧方面、经济方面和道德方面。自卑者通常否认自己的缺点,将自己的缺点归因于外部环境。

团体中的个人的内心冲突,大多数是道德方面的,如团体中的大多数人具有这类内心冲突,就会导致对团体规章的阳奉阴违。当唯我冲动与团体的传统相冲突时,个体会对唯我冲动违反团体传统予以合理化。

对个人原有的反应应予以引导,使其转到社会所赞许的方面来,不应予以压制。

第14章 社会行为对于社会的关系。

团体的一切行为都可用个体的社会行为的机制来解释。

个人物质方面组合的性质影响个人特质的发展。如城里人和乡下人的行为特质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面对面团体中的个体受团体共有的行为准则和社会态度的支配,故面对面团体是文化传递和个体社会化的有力工具。

上等阶层、阶级的个体常认为自己所属的阶层、阶级较为优越。下等阶层、阶级的人对上等阶级的尊崇服从或赞美或嫉妒的态度,更助长上层阶级个体的优越的幻觉。有时,下层个体的自卑冲突,导致下层阶级对上层阶级的敌对行动。

种族之间心理上和文化适应上的差异,既是由于种族间先天能力有差异,也是由于所处文化环境不同所致。

国家意识是个人对于国家全体所具有的一种意识。

家庭内部的反应,实是同情、对于社会刺激及社会赞许的感受性、合作、控制、以及在较大集合中的社会统一所必需的其他机能的一种起源。

个人对某些个体或社会制度的一定程度的服从是有秩序社会生活的前提。对个体的社会控制是以个体的退避反应为基础,通过刺激替代的交替反射过程实现的。无组织的社会控制包括时尚、狂热、常规、风俗、谣言、舆论及暴众法规。个体如违反这些东西,便会受到责罚,从而产生退避反应;有组织的社会控制机构有政府、法律、教育、宗教等。政府通过对反社会行为予以责罚来实现对个体的社会控制;教育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用社会的法律、制度作为替代刺激改造个体原始的接近反应和退避反应,并使这些反应以社会许可的形式出现。宗教用恐惧控制个人的抑制反应和退避反应,宗教亦将个人需求引导到神圣事物之上,亦可解决自卑冲突。

在经济生活中,商家的信誉实际是顾客对商家的一种态度即交往倾向。信用即是顾客对商家的信任态度;商业上的惊惶则是顾客对商家信任态度的改变。广告即商业上的社会控制,它是用各种各样的替代刺激引起个体的超势反应。工业生产中的共作团体中,社会助长和竞争可以提高工人的产量。工业中的冲突如罢工等与群众因素的助长有关,另外也是由工人在经济地位低下归诸环境的合理化过程所致。

所谓社会遗传是指法律、理智和物质的文化从上代传到下一代的过程。语言的意义具有社会性,个体思想是在社会团体刺激和语言作用下得以发生、发展的,故具有社会性。科学发现或发明、艺术创造推动社会进步,但发明创造离不开创造发明者所处的文化土壤。此外,领袖的社会行为会直接引起社会的变化,领袖利用其威望,通过暗示来操纵群众的行为。支配欲是领袖的最重要特质之一,它是使人屈从受暗示的条件之一。领袖具有强烈社会参加的兴趣。社会进步的单位是个人,社会进步的实质是个人幸福的增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