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 存在心理学探索 1968(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375页(8547字)

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1908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年轻时曾想学法律谋生,不久则转学心理学。1934年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结束正规教育。1937~1957在哥伦比亚学院,1951~1969年在布朗西斯大学,1951~1961年任该校心理学系主任。196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0年去世。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称号。马斯洛的主要心理学着作有:《变态心理学》(1941)、《论动机》(1943)、《自我实现的人》(1954)、《动机与人格》(1954)、《在人的价值中的新认识》(1957)、《科学的心理学》(1966)、《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等。

马斯洛在心理学研究中,起先对行为主义和灵长类动物的性行为有兴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目睹了战争中的残暴行为,转而从事改善人格的研究。他认为过去人格理论多数来自变态心理的的精神治疗的研究,这些观点消极地强调人类心理学中永久存在绝望和玩世不恭,认为人类基本上是残酷和不值得注意的。马斯洛反对这样的人格理论,他主张要发现人类固有的善良的价值。提出了着名的自我实现理论观点,从而成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领袖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及学会的主要创始人。

《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是马斯洛晚年的一部重要着作,是他1954年写成的《动机与人格》一书的续篇,写作手法也大致相同,即每一章只研究和提出一个重大理论结构的一个片断。本书不是一部结构和体系十分严密的教科书式的着作,而是由作者的一些论文和讲演稿汇编而成的,正像作者在书的前言中指出的那样,本书“充满着各式各样的论断,它们是以先驱研究和零散证据为依据的,以个人的观察、理论的推演和纯属某种预感为依据。这些论断是以概括化的措词陈述的,以便能做出真伪的证明。也就是说,它们是假设,即它们的提出是为了便于检验,而不是作为最终信仰。

应该指出,作者是以高度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来阐明其理论的。本书是对一种内容广泛的、系统的、以经验为依据的、总括的心理学和哲学的探讨,它同时包含着人性的深度和高度,是把“健康和成长心理学”与心理病理和心理分析动力学,把动力的与整体论的、形成的与存在的、善的与恶的、积极的与消极的心理学整合起来的第一次尝试。换句话说,它是在一般心理分析和实验心理学科学实证主义的基础之上,建设优美心灵的、存在心理学的和超越性动机的上层结构的一种努力,这种结构是心理分析和实验心理学两个体系所缺少的,因为它超出了它们的局限。

在系统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前,有必要对马斯洛在本书中大量使用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这一术语作一介绍,因为这一术语贯穿全书的始终,它是理解本书的关键。他在本书的第一版前言中首先说明了他为什么更多的用“自我实现”而较少用“心理健康”。他认为“自我实现”这个术语强调“完美人性”,强调人的生物学基础,较少受时间、地域的影响,与文化的相关较小并且具有经验的内容和操作的意义。他强调指出他所描述的自我实现的人之所以产生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是因为没有顾及他仔细描述过的那些经验事实,即自我实现的人是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的人。

下面我们根据本书所着重阐述的几个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命题作一简要介绍。

一、关于健康心理学的探索

健康心理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诞生基于以下几种假设:

1.每个人都具有一种生物基础的内部本性,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本性是不能改变的。

2.这种内部本性部分是个人独有的,部分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3.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这种内部本性。

4.这种内部本性并不是残酷、内在、邪恶的,而是中性的或好的,虽然它在人们的内在需要受挫时有一些破坏性的、恶毒的反应。

5.由于人的本性是好的,所以我们不应压抑它,而是促进它,让它表现出来,并指引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健康成长。

6.如果压抑人的这种本性,那么迟早总会生病。

7.和动物相比,这种本性是微弱的、娇嫩的,容易被习惯、文化压力和外界对它的错误态度制服。

8.尽管微弱,但却极少消失,总是迫切要求实现出来。

9.剥夺、挫折、痛苦有时会促进和揭示我们的内在本性,在与痛苦和困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时人们常可体验到自己的这种能力。

如果能证明这些假设是真理,那么就可以产生一个科学的、最终的决定善恶的价值体系,我们必须设法弄清作为人的这种内在本性的真正内涵是什么。这些基本观点并没有与弗洛伊德提到的超我、内疚和良知等观点相违背,而是更丰富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氏理论只注意心理疾病的一面,而心理健康则是如何使人活得更好。年龄上未成熟的心理健康,叫做健康的成长。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则可称为自我完成、情绪成熟、个体化、生产性、自我实现、真实性、完美人性等等。健康成长在概念上是从属的,它是“指向自我实现的成长”。一些心理学家(如罗杰斯)认为所有尚未完成的成长现象都是通向自我实现的步伐。而自我实现则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其主要核心为:①承认并表述了内部核心或自我的实现,即那些天赋能力、潜能、“完善的机能”、人类和个人实质有效性的现实化;②极少出现不健康、神经症、精神病、人类和个人基本能力的缩减或丧失。

因此,我们不能压制这种内部天性,而是承认并促进它的发展。纯粹的自发性,由自我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不受控制的、信任他人的、非预谋的表现所组成,即由受意识干扰最少的心理力量所组成。控制、意志、谨慎、自我批评、测度、深思熟虑,是自发表现之上的制动器,这个制动器一是由社会和自然界的规律强制造成的,另一是由心灵的畏惧强制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多半是精神病类的不健康的心灵,这种控制往往能被心理的健康、深刻的心理治疗、或比较深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可所削弱。然而,也有一种对心灵的控制不是出于畏惧,而是由于有必要保持心灵的整合、统一的状态或者在实现能力和探索更高的表达方式时是必要的控制。比如艺术家、知识分子和运动员,通过艰苦劳动获得技巧。但是,当这些控制变成自我的时候,就最后被超越而变成自发的方面,这种控制与那种压抑的控制,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它并不使人对满足的合乎需要的性质产生疑问,而是要通过对满足的组织、美化、定步速、设计和加味来增进愉快。

那么,自发性和控制的变化之间的平衡,与心灵的健康状态和环境的健康状态之间的平衡是一致的。长久的纯粹自发性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按照它自己的、非心灵的规律运行在世界上;纯粹控制也不是永远可能的,因为那样心灵就消失了。因此,教育必须对准两个目标:控制的培养与自发性和表现性的培养。在现在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中,我们必须调整天平支持自发性。

一般地,儿童的发展过程如果他有真正的自由选择,他将会选择对于成长有益的事,因为这样做能提供愉快或快乐,有良好的体验或感觉。一个宽容的社会制度,是使儿童本身有可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使他有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为了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必须充分地信任或信赖他们,不要干扰太多,不迫使他们按预定的设计成长,而是让他们自然地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通过个人的努力可以使人更道德和健康。但要治愈一个病态的人则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健康的人可以由健康的文化造就,同样,增加个体的健康也可使社会更健康。但是,顺应良好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健康的人,面对邪恶,仍能顺应接受称不上是心理健康。思想深刻的人常会有痛苦,但这不是人格问题,那些面对违背人性而麻木不仁的人才是病态的,这种人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

二、关于成长和动机

关于这一专题,是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所提出理论的发展。

许多事实证明人有一种成长和自我完成的趋向,虽然目前还无法给成长下精确定义,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健康人的研究去发现成长性需要。就动机状态看,健康人在安全、爱、尊重等基本需要被满足后,就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缺乏这些基本需要就可能导致精神病。

一般地,健康的人有如下特征:①优良的现实知觉;②能接受自我、其他人和自然;③具有自发性;④以问题为中心;⑤较强的超然和独处的愿望;⑥较强的自主性;⑦有鉴赏力和丰富的情绪反应;⑧频繁的高峰体验;⑨有与人类趋同的倾向;⑩良好的人际关系;⑾民主的性格;⑿很强的创造性;⒀变革了的价值体系。

需要是指人若缺乏它就生病。缺失性需要就是有机体身上缺少某种东西所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必须由别人从外部来提供才能满足。

马斯洛考察了成长性需要和缺失性需要之间的差异:

1.对冲动的态度:成长性需要产生的创造性冲动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紧张,健康的人喜欢这种冲动以发挥自己的才智。

2.满足的不同效应:成长性动机的人,满足会带来更强的需要。正如奥尔波特所说:缺失性动机要求缓解紧张,成长性动机则要保持紧张。

3.缺失性需要的满足避免了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导致积极的健康,这是它们在人格上的不同效果。

4.缺失性需要的过分满足使人产生厌腻,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会使人更愉快和入迷。

5.缺失性需要的满足是间断的有顶点的,而成长性动机是没有极点、永无止境和永远不可能满足的。

6.缺失性需要是人类或其他物种共同具有的,而成长性需要则是特殊的并且因人而异。

7.基本需要只能由外界提供,而自我实现的人的成长性需要来自自身,所以他们相对独立于环境,不依赖他人,因此,他们对荣誉、地位等也相对淡薄。

8.自我实现者比较客观而不是以实用眼光看待别人,对某人的评价完全是以他人的内在品质为依据。

9.自我实现者是以问题为中心,集中注意问题而不是注意自己,他们自我力量很强,最易忘掉和超越自我。

10.缺失性需要的病人在治疗时要依靠别人,而成长性动机的人在遇到麻烦时则求助于自己的反省、沉思。

11.建立在缺失性需要基础上的学习理论用处都不大,人的整个变化不只是能过学习增添了某些习惯。成长应是创造性的、天然的,排除阻碍,而不是不断重复获得的。

12.缺失性需要的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用或者好或者坏的观点对立地去看,而成长性动机的人则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本质并同时看到一个事物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方面。

我们可以把健康成长过程看成是永无止境的自由选择情境的系列,这种情境是每一个体在一生的每一时刻所面临的。他必须在安全和成长、从属和独立、倒退和前进、不成熟和成熟这两类事物之间进行选择。马斯洛认为每一组事物都有焦虑和快乐两个方面,当成长的快乐和安全的焦虑比成长的焦虑和安全的快乐更大的时候,我们就向前成长。

因此,他批判了传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者只注意病态情况,忽视了人走向健康的可能性,而成长学派似乎又太乐观,回避病理、弱点和失败。他们一个戴着黑色眼镜,另一个透过玫瑰色眼镜来看问题,都是不正确和不现实的。

就关心成长过程来说,他认为必须像尊重健康儿童那样尊重病态儿童。只有当他的畏惧受到尊重的认可时,他才能有勇气成为勇敢的。我们必须理解黑暗的力量像成长的力量一样也是正常的,构成一切健康人发展基础的、最重要的、唯一的原则是把人的复杂动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论原则,就是在低级需要充分满足的基础上会浮现出新的高级需要的倾向。如果正常生长的儿童,需要得到了满足,对他充分获得的快乐厌烦了,他会迫切地继续寻求高级的、更复杂的快乐,只要这些快乐是可以得到而又没有危险和威胁。

这个原则,不仅在儿童的动机中可以看到范例,而且在微观上,在更为朴素的活动如学习阅读、溜冰、绘画、跳舞上,也可看到范例。如掌握了简单词的儿童,非常喜爱它们,频繁使用,但到适宜的时候,就自发表现出渴望掌握更新的词更复杂的句子。如果强迫他停止在这个水平上,他就会对先前喜爱的东西厌烦和不安,他要求前进、运动、成长。只有在下一步遇到挫折、失败时他才停止和倒退。这时我们就会面临错综复杂的反常动态和神经症损伤,在这里冲动可能继续存在,但不付诸实施。

在谈到需要与畏惧的关系时,他认为人们对安全的需要比好奇心更强,成人的焦虑和畏惧比儿童隐蔽。消除焦虑可通过认知的方法。比如熟悉了电的知识,就不会再畏电如了。没有焦虑的人更勇敢、更易接近真理。

在第二编尾,马斯洛驳斥了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多年来对焦虑和认识所持有的极端主张,即焦虑可以产生认知需要。但许多动物和儿童的实验都表明:焦虑和认知彼此是不相容的,焦虑扼杀好奇。

三、关于成长与认知

这个专题的第一章以一种独特的描述方式概括存在爱体验中的一些基本认知事件的尝试。存在爱的体验,也就是父母的体验,神秘的、自然的、审美的、创造性的、智力顿悟的、情欲高潮的、运动完成的状态或体验,这些及其他最高快乐实现的时刻,马斯洛将之称为“高峰体验”(Peak-experiences)。在高峰体验中人会产生一种存在认知,这种认知与一般的认知不同。这时的体验好像是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注意是非常集中的,知觉的对象不是一类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认知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和功利态度,也不按别人的方式去知觉。比如观察一只蚊子,如不考虑它与人类的关系,它会被看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它就是一只奇妙的东西。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也是迷人的。重复的存在认知能使知觉更丰富,而普通知觉的重复体验会使人厌烦、丧失注意等。如重复审视我们所爱的面孔、赞赏的绘画,会使我们更喜欢它,并不断有新的感受。

在自我实现者的正常知觉中以及普通人偶然的高峰体验中,知觉可能是相对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它可能是无目的的、无欲求的、无需要的,可能是以客体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就是说,知觉经验可以围绕客体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基础组织起来,才会出现恋爱体验中的全神贯注以至于消失了自我,此时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甚至可以融合成一个新的整体。

存在心理学既包括疾病和缺失性,也包括健康和形成、存在。它关心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高峰体验是把自己的价值带给自己,它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高峰体验时,人的时空感觉会消失,就象艺术家创作冲动时会忘记一切;人会变得宽容,仁慈和善于理解别人;会产生妙不可言的情绪反应,世界上一个极小的部分都会被感知为整个世界。高峰体验具有绝对性。如神秘的体验,各民族、各时期的描述较为一致,就像人和数学家在创造时刻的感受是大致相同的。高峰体验时的知觉是倾向于独特而非类化,而平时我们喜欢对事物归类、比较,找出异同。高峰体验时人没有畏惧和焦虑,只是更平静、独立、勇敢、生气勃勃。高峰体验可以出现在所有人的身上,不过在自我实现的人身上出现得更多。人只有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知觉世界才能看到世界,反之只能看到自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事物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价值。

自我实现的人既是非常成熟的,又是非常天真的。他们做到了“返朴归真”。在他们身上,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意识、前意识、无意识都融合为一了。马斯洛还认为高峰体验时有最高程度的同一性。所谓的“同一性”,其作用就是达到忘我、超我、同世界融合,但它是通过满足需要而不是禁欲来达到的。即人在高峰体验时的感觉是完整的、和谐的、忘我的而不是割裂的,这时的人更自由、更自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增强创造力、显示独特个性,不按陈规而按自己的内在思想行事,生活在目的之中而不是手段之中。这时人会感觉世界多美好,充满幸福与爱。

当然,马斯洛最后也指出,不要把自我实现看作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完美的静止状态,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入的过程,作为自我实现一个方面的存在认知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一定危险。

存在认知的主要危险是使活动成为不可能,或者使活动犹豫不决,存在认知没有判断、比较或评价;可能使人变得不负责任,不愿帮助别人;它还存在一个利己与不利己的两难问题;也可能由于过分容忍而产生不良作用等等。

所以,自我实现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爱憎,也有缺点,他们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是他们多半生活在更充实、更愉快的高水平上。

四、关于创造性和价值

马斯洛探讨了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他以为健康、天赋、天才、创造力并不是同义的,特殊天才的创造性与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也是有所区别的。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对于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他举例说,一个做出一流菜肴、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的主妇甚至比一个画匠或二流诗人更有创造性。

关于价值,马斯洛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一种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的价值体系而不是求助于人自身之外的权威已经有了可能。

从动物的实验可以看到价值论的意义。让动物自由选择,好的选择者能比差的选择者更好地选择那些对差的选择者自身是更好的东西。因此,就人类来说,不能把好的选择者和差的选择者的选择、把健康人和病态人的选择根据统计进行平均计算,由病理激发的愉快同由健康激发的愉快是不能平均的。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终极目标,即实现自己的潜能,但这个目标只是永远追求而不可能达到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人的内部,但同时也是由人自己创造和选择的。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超越环境,是以自己内在的东西去行事,而不是以他是否能够顺应外界和社会来衡量,尽管偶然他们也装出顺应,也承认世俗。

五、成长与自我实现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部天性,它们是潜能,不是最终实现物。它们是软弱的,容易被战胜、被压抑。它们可以是人类共有的,也可以是个人独特的特性。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可以探求这些内部天性。尽管它经常被压抑和忘记,可它总是无意识地潜伏着,很少消失或消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己创造自己。内部天性若被压抑、受挫,就会引起疾病,就会使得心理不健康,就不能健康成长。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而不是受挫,人才能达到健康和自我实现。他进而又详细说明了心理健康、健康成长及自我实现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在前边已经提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