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先秦两汉诗精华

饮马长城窟行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秦两汉精华》第881页(1105字)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1)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2)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3)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4)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5)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6)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7)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8)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9)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10)

【译文】:

河边长满青碧的春草,绵延不绝伸向远方。远方的亲人不可思念,昨晚在梦中同他相见。梦中他依偎在我身旁,醒来方知他仍远在他乡。他乡同我地不属一个郡县,何况亲人行踪不定哪能轻易见面。落了叶的桑树亦能感知天风,不结冰的海水也能感知天寒。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家欢聚,谁个肯来嘘一声寒问一声暖!忽然有客人从远方前来,带给我藏有书信的双鲤鱼。叫来孩子赶快打开双鲤鱼,中间是一封亲人写来的信。伸腰跪着捧读来信,信中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前面说我要注意身体多进饮食,后面说他会长久地把我思忆。

【集评】:

明·胡应麟:“此诗之妙,独绝千古。语断而意属,曲折有余而寄兴无尽,即苏、李不多见。”(《诗薮·内编》卷二)

清·成书倬云:“此乐府正格也。一句一转,变化不穷。”(《多岁堂古诗存》)

清·沈德潜:“通首皆思妇之词,缠绵宛折,篇法极妙。前面一路换韵,联折而下,节拍甚急。‘枯桑’二句,忽用排偶承接。急者缓之,最是古人神妙处。”(《古诗源》卷三)

清·陈祚明:“此篇流宕曲折、转掉极灵,抒写复快,兼乐府古诗之长,最宜熟诵。子桓兄弟拟古,全决此调。”(《采菽堂古诗选》卷四)

【总案】:

这首诗最早见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而差不多同时的《玉台新咏》却题为蔡邕作。后来的《乐府诗集》从《文选》,收入《相和歌辞·瑟调曲》,而《蔡中郎集》却从《玉台新咏》。陈沆《诗比兴笺》云:“题蔡邕者,未见其必然也。蔡邕所传《琴歌》、《樊惠渠歌》、《翠鸟诗》,词并质直,视此诗之高妙古宕,殊不相类。”其说可信。诗篇写思妇对于远在他乡行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徭役远,内外烦。近者数千里,远者数万里,历二期而长子不还,父母忧愁,妻子咏叹”(桓宽《盐铁论》)的社会现实。作者善于借助典型细节来表现思妇情绪,情节若断若续,用韵无拘无束,从起伏跌宕中一层深似一层地展示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民歌不遵轨范、纯任自然的特色。

上一篇:东门行 下一篇:先秦两汉诗精华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