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di括约肌狭窄和缩窄性Vater乳头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53页(3591字)

一、概述

Oddi括约肌狭窄和缩窄性Vater乳头炎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炎症纤维化狭窄,两者间的确切界限尚不清楚,国内比较常用的名词是Oddi括约肌狭窄。乳头部的病变是所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二、解剖生理

胆总管在胰头后下行,斜向十二指肠第二段中部的内侧。胆总管末端与十二指肠壁间所成的角度,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当胆总管尚未穿过十二指肠壁之前,二者常并行一段很短的距离(8~22mm),外为纤维组织膜所包绕,其间无胰腺组织相隔。胆总管与主胰管末端连接,共同斜行穿过十二指肠降部的内侧壁,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Vater乳头);胆胰管结合部形成的腔,称Vater壶腹(胆胰管壶腹),包绕在壶腹和胆总管末端的括约肌,称Oddi括约肌(胆胰管括约肌)。这一段胆总管是属于十二指肠壁内部分,它主要起着调节胆管系统内压力及胆汁排泄的流量作用。胆总管和主胰管末端可以不同的方式汇合并开口于十二指肠,主要是结合后共同开口,而分别开口者约占20%。共同开口者,有壶腹;分别开口者,没有壶腹。胆胰管的汇合部在外观上呈膨大部分,但内部共同管管腔呈扩大者却极罕见。实际上,胆总管上段壁薄,管腔大;胆总管下端接近胆管十二指肠连接点管壁逐渐增厚,在胆胰管汇合部管腔狭窄,胆总管上段直径平均为6.5mm,下段为3.3mm,胆胰管共同通道为2.9mm,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为2.1mm,胆胰管汇合处最窄,平均为1.9mm。因此,胆总管可以分为两个段,即薄壁段和厚壁段,Oddi括约肌切开术时只是切开胆总管的厚壁段,此段长11~27mm,平均为16mm。

在壶腹内,胆、胰管借中间隔不同程度地分开;中间隔由两部分组成,上份由两管之管壁相邻而成,称肌性隔;下份是黏膜皱壁构成的瓣膜样隔,称膜性隔。壶腹并不是一个僵硬的过道,而是有不断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蠕动。括约肌收缩与舒张的时限,以及肝脏分泌胆汁的压力,决定胆汁排至十二指肠的流量。

Oddi括约肌被切断后,胆汁便不间断地从胆管流入十二指肠内;当胆管系统失去了括约肌对压力的调节作用时,胆管内压力降低,由于胆管内压力降低,胆囊不能充盈,失去其对胆汁贮存及排出的调节作用。故广泛的括约肌切开术,实际上相当于一低位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肠液可以反流至胆管内。

三、病因

Oddi括约肌纤维性狭窄与Vater乳头炎可总称为缩窄性乳头炎,其病因在某些环节上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胆石有关,约90%的此症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胆总管内结石,其余的在胆囊及胆管内并未能发现有关的病理改变。胆囊结石患者的Vater乳头炎病变,很可能是细小的胆囊结石通过胆总管排出时,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结石对Vater乳头黏膜的创伤,导致持续的慢性炎症、水肿,最终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及括约肌狭窄。不合并胆管疾病的Vater乳头狭窄,又称为原发性缩窄性乳头炎,临床上较少见,其原因尚不清楚,症状亦往往不典型。

四、病理

缩窄性乳头炎的病理改变,在不同患者间有一定差异。距离急性发作期较短者,乳头肿大比较突出,黏膜呈增厚、充血、水肿,炎症改变可影响括约肌的全部。若在慢性期,乳头处则呈慢性炎症改变及纤维化,有时黏膜上皮呈息肉样改变。由于炎症的影响,乳头上的胆总管开口在手术时常难于辨认。显微镜下观察,在急性及亚急性期可见水肿及中性白细胞浸润;慢性期的主要改变是纤维组织增生及圆形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可深入至括约肌纤维间,肌纤维呈肥厚,并可有退行性变。晚期病例,细胞浸润成分减少,括约肌处可成为一坚韧的纤维性狭窄环。

从手术角度考虑,缩窄性乳头炎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1)局限于乳头黏膜上的粘连性狭窄。括约肌纤维未受炎症及纤维化的影响,所以仍能保持正常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手术时用扩张器扩大黏膜开口后,可以治愈。

(2)括约肌纤维化、狭窄。此时,炎症及纤维化侵及括约肌,形成纤维瘢痕性狭窄,括约肌功能受到损害,常需作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五、症状

胆总管开口狭窄及失去调节功能,使在单位时间内胆汁的流通量受限制,胆管内压力升高,是引起种种临床症状的基本原因。胆管开口狭窄可细如针尖,但极少完全闭锁,因此在间歇期时患者一般没有黄疸,在消化间期的症状亦较轻;进食后,由于胆汁分泌增多和胆囊收缩,但胆管开口狭窄,限制了在一定时间内胆汁的通过量,因而出现症状。

此等患者多有长时间的上腹痛史,疼痛常为持续胀痛,于饭后一定时间内加重,并牵涉至胸背部第12胸椎及第1腰椎平面,故患者常主诉为上腹部的“对穿”性疼痛。疼痛多于下午至夜间12时以前加重,至清晨则有减轻,进油脂食物后则更加重。急性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急性发作过后,可出现黄疸,但不经常。伴有胆管结石者,黄疸出现率较高,并且黄疸比较持续不易消退;胆管内无结石者,则黄疸往往较轻或没有黄疸。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

有些患者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起初可能有一段时间的缓解,但症状并未完全消失,随后症状逐步加重。患者的主诉往往是上腹部疼痛,与饮食有一定关系,但其性质不同于手术前的胆石绞痛,此种情况常被笼统地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于Oddi括约肌狭窄引起。

有少数患者,Oddi括约肌纤维化狭窄不伴有胆囊及胆管结石,但同时引起胆管和胰管开口狭窄和阻塞,主要表现为慢性胰腺炎和急性胰腺炎的反复发作,有时合并有胰管的多处狭窄,其原因尚不清楚。

六、诊断

1.静脉法胆管造影 胆管显影剂(胆影葡胺)静脉注射后从胆汁中排出,是有力的利胆剂,使胆汁分泌量大为增加。当有乳头部狭窄时,胆管开口不能随需要而开放,以增加单位时间内胆汁的通过量,胆汁的通过仍保持在一固定的速度,因此,由X线照片上可见含造影剂的胆汁排空延迟。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后,120~180分钟的X线照片上,胆总管和肝胆管的显影密度不是变浅而是加深,即所谓滞留密度增加征,说明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同时,X线照片上可见胆总管扩张、胆管末端呈一定的病理改变的征象。

2.手术中诊断 Oddi括约肌狭窄的标准是F10号橡胶导尿管不能通过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或不能通过直径3mm的胆管探子。检查时应该首先用橡胶导尿管试探,用金属胆管探子探查时,应注意避免因过分用力而将胆管开口狭窄扩张,造成假象。

参考文献

1 何家亮.腹部外科感染.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方善德,曹绣.胆管外科的理论与实践.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1

4 Kimura Y.Definitions,pathophysiology,and epidemiology of acute cholangitis and cholecystitis:Tokyo Guidelines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urg.2007,14(1):15—26

5 Ferrarese F.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n Ann Ital Chir.2006,77(4):309—3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