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151页(1052字)

【病因】 本病又称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通过飞沫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冬春季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2~7天。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两种类型。

一、普通型:本型多见,发病急,有发热、头痛、呕吐、神态萎靡,严重者可有抽搐、昏迷,多数病人有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有的有颈强直。划足底征和屈髋抬腿征阳性。

二、暴发型:起病急,进展快,除有普通型症状、体征外,还有皮肤和粘膜瘀斑,甚至融合成片,出现感染性休克者称休克型;出现抽搐频繁、神志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不整等脑水肿或脑疝表现时,称脑膜炎型;兼有上述两种表现者称混合型。

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细胞百分数升高。对不典型病例,可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压力高,球蛋白试验阳性,细胞计数自数百到数千,多核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减少,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腰穿时应注意预防脑疝,必要时可作脑脊液培养。

【诊断】 根据流行季节、发病年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可以确定诊断。须注意与其他脓性脑膜炎相鉴别(见化脓性脑膜炎节)。

【预防】 流脑流行季节,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去。病儿应隔离到临床症状消失,接触者应予以检疫和磺胺类药物预防,带菌者应隔离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保持安静,供给足够水分及营养,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静脉输液。

二、抗菌治疗:以磺胺类药物为首选,如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等,剂量为0.1~0.15克/公斤/日,加等量苏打,分4次口服,也可肌注或静滴。严重者可并用青霉素,对磺胺类药物及青霉素有抗药者,可用氯霉素50~75毫克/公斤/日,分4次口服,也可肌注或静滴。

三、对症治疗:抽搐者用镇静剂,高热者可给予药物或物理退热。

四、对出现感染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者,应立即抢救(见中毒与急救篇)。

上一篇:斑疹伤寒 下一篇: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