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原虫性痢疾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282页(1174字)

【感染途径】 由痢疾原虫(溶组织阿米巴)侵犯肠粘膜,形成溃疡而发病。由病人或带原虫者粪便中排出的原虫色囊体污染食物或水而传染。夏秋季较多见。

【临床表现】 一般发病较缓,大便次数较多,大便含血及粘液,含脓液较少,呈果酱样,有腐败腥臭味。可有轻度里急后重,两下腹有压痛。全身症状较轻,有时伴有贫血与消瘦,合并肠穿孔或肝脓肿时,可有发热、肝肿大,有压痛,肝穿刺可抽出棕褐色脓液。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有粘液血便,检查新鲜大便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必要时可作乙状结肠镜检查,需注意与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出血性肠炎等相鉴别。

【预防】 病人应隔离,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治疗】

一、一般治疗:饮食以去渣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注意补充营养及纠正贫血。

二、中药治疗:

(一)鸦胆子仁,每天每公斤体重1粒,装入胶囊,分3次吞服,连服7天。

(二)白头翁30克,煎服,每日1次,连服7~10天。

(三)大蒜,每次吃1头,每日2次,连吃10天。

三、杀滋养体药物:

(一)盐酸吐根碱(依米丁)1毫克/公斤/日,皮下注射,连续6天,如有腹痛、无力、心律不齐、血压下降者,应立即停药。

(二)四环素或土霉素25~50毫克/公斤/日,分4次口服,连服10~14天。

(三)巴霉素50毫克/公斤/日,分4次口服,连服5天。

四、杀包囊药物:

(一)喹碘方(药特灵)14毫克/公斤/次,每日3次,连服7天。

(二)卡巴胂8毫克/公斤/日,分3次口服,连服10天,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双碘喹啉10毫克/公斤/次,每日3次,连服2~3周。

(四)灭滴灵200毫克/次,4~8岁每天2次;8岁以上每天3次,连服5天。

上一篇:疟疾 下一篇: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