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392页(2887字)
结膜炎为常见的眼病,无论由细菌或病毒引起者,均有传染性,因系接触传染,故应注意隔离(尤其是集体生活单位,如托儿所、幼儿园等),以免造成流行。
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病因】 由郭-魏氏杆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或葡萄球菌引起。
【临床表现】 发病急,因有传染性,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眼险中度红肿,有较多的粘脓性分泌物,以致晨起时眼睑胶着,呈结膜性充血,有时球结膜可见小出血点。婴幼患儿,睑结膜常形成易剥脱的假膜,剥离后结膜有渗血,故分泌物有时带血性。局部有灼热异物感。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不难诊断。
【预防】 注意眼部卫生,与急性结膜炎有接触史者,可点抗菌素眼药水预防。
【治疗】 局部用抗菌素频频点眼(如0.5%金霉素、0.5%新霉素、0.25%氯霉素等),同时可并用1%硝酸银液涂布睑结膜及穹窿结膜,然后以生理盐水冲洗。病人所用手帕、毛巾、洗脸盆等,均应消毒。对集体生活的儿童或有接触史者,应预防点眼,每日3次。
二、结膜滤泡症
【病因】 不明。
【临床表现】 见于体弱儿童,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一般在下睑结膜及下穹窿结膜处出现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圆形透明滤泡,结膜血管多正常。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预防】 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注意全身健康,一般经数月,滤泡可自然消退,结膜不遗留瘢痕。结膜若有充血现象,可点0.25%氯霉素眼药水。
三、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病因】 为病毒感染,呈急性结膜炎症状,且有滤泡。常见者有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及咽结膜热。
【临床表现】
(一)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也称包涵体性脓漏眼,因分娩过程中感染所致,潜伏期5~10天。结膜充血肥厚,睑结膜乳头增生。因新生儿结膜下腺样体尚未发育,故早期无滤泡形成。分泌物多呈脓性,但镜检无细菌。结膜刮片检查,可见包涵体,据此可与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鉴别。急性期为1~3周,以后转入慢性期,此阶段可见滤泡形成。所有症状在3~12月可消失,结膜不留瘢痕,无角膜并发症。
(二)咽结膜热:由腺病毒第Ⅱ型致病,为呼吸与接触传染。主要症状为咽炎、结膜炎和发热、耳前淋巴结轻度肿大。
【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预防】 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可局部点15%磺胺醋酰(斑马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水。用1%硝酸银溶液对新生儿预防点眼无效。
咽结膜热可全身及局部用抗菌素,咽炎和发热可对症治疗。
四、沙眼
【病因】 为沙眼依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解放前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积极防治疾病,大搞卫生革命,沙眼发病率已大大减少,儿童沙眼的发病率更为减少。
【临床表现】 初期穹窿及睑结膜充血,血管模糊,其后结膜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形成。角膜上缘有新生血管及细胞浸润,称沙眼性角膜血管翳。致盲多因沙眼的合并症及后遗症,如内翻倒睫、实质性干眼症等引起。儿童沙眼因发病时间短,很少有严重的后遗症及并发症。
1958年,我国沙眼防治会议上决定,将沙眼分为两期,即沙Ⅰ及沙Ⅱ。前者表示沙眼进行期,后者表示退行期,即出现瘢痕病变。沙眼的轻重以“+”及“++”表示,凡活动性病变占上睑结膜的1/3或1/3以下者,用“+”表示,超过1/3者用“++”表示。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预防】 应防治结合,进行广泛宣传,搞好公共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勿用手擦眼,常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洁,勿用他人的毛巾、手帕,公用毛巾应严格消毒,病者应及早彻底治疗。
【治疗】 局部可用0.5%金霉素或15%磺胺醋酰眼药水点眼。睡前涂6%磺胺醋酰眼膏。如合并睑内翻,需手术治疗。
五、流行性结角膜炎
【病因】 为腺病毒第Ⅶ型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 呈急性结膜炎症状,但分泌物为粘液性。耳前淋巴结肿大,有时发病后两周可合并角膜表层炎,荧光素染色后可见角膜有细小点状漫润。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特别是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助诊断。
【预防】 注意眼部卫生,有接触史者,要预防点眼。
【治疗】 抗菌素眼药水点眼。合并角膜炎时,可点疱疹净眼药水,亦可球结膜下注射自家血清,口服维生素C。
六、春季结膜炎
【病因】 疑为过敏性疾病。
【临床表现】 春夏天气转热时发病,秋冬天气寒冷时好转,每年复发,轻者3~4年痊愈,重者可持续10~20年。多于10岁以后发病,男性居多,自觉奇痒。临床上分为两型。
(一)睑结膜型:在上睑结膜发生大而扁平隆起的乳头,质硬,呈淡粉红色,略带乳白色。有少许粘性分泌物,结膜刮片可查见嗜酸细胞增多。
(二)球结膜型:角膜周围充血肥厚,呈胶样环形隆起。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预防】 尚无有效预防方法。
【治疗】 局部冷敷,或以0.1%肾上腺素与0.25%硫酸锌混合液滴眼。0.5%可的松或同位素照射,可减轻症状。此外,应避免日光刺激。